[發明專利]采用全息技術的3D投影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53215.8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83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3B35/18 | 分類號: | G03B35/18;G03B21/14;G03H1/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全息 技術 投影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3D投影系統,特別是一種采用全息技術的3D投影系統。
背景技術
3D全息投影是一種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并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是一種無需佩戴眼鏡的3D技術,觀眾可以看到立體的虛擬人物。
全息技術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此即拍攝過程:被攝物體在激光輻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為參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產生干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位相和振幅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強度,從而利用干涉條紋間的反差和間隔將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記錄著干涉條紋的底片經過顯影、定影等處理程序后,便成為一張全息圖,或稱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光波信息,這是成象過程:全息圖猶如一個復雜的光柵,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張線性記錄的正弦型全息圖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給出兩個象,即原始象(又稱初始象)和共軛象。再現的圖像立體感強,具有真實的視覺效應。全息圖的每一部分都記錄了物體上各點的光信息,故原則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現原物的整個圖像,通過多次曝光還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多個不同的圖像,而且能互不干擾地分別顯示出來。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2911636U公開了一種基于全息投影技術的抬頭顯示系統,所述系統包括:分別安裝在汽車兩個A柱上的兩個投影儀:安裝在前擋風玻璃下方的全息膜,用于接收來自所述投影儀的3D投影數據;控制中心,接收行車信息,并根據預設數據庫計算出所述行車信息對應的3D投影數據,并發送給所述投影儀進行投影。通過將行車信息立體的顯示在前檔風玻璃處,使得司機不需低頭即可查看行車信息,減少了行車疲勞。利用全息膜及全息投影技術實現的抬頭顯示系統,能夠顯示更多的信息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采用全息技術的3D投影系統。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全息技術的3D投影系統包括3D投影機,還包括全息投影儀和圖形分析控制主機,其中
全息投影儀,用于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將物體的圖像形成全息圖片,然后將全息圖片發送給圖形分析控制主機;
圖形分析控制主機,用于將全息投影儀發送來的全息圖片進行解碼編輯,然后將解碼編輯后的全息圖片發送給3D投影機;
3D投影機,用于將圖形分析控制主機發送來的全息圖片投影出來。
進一步的,所述全息投影儀包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經過第一擴束鏡后分為兩束,其中一束經過通過第一平面鏡反射后通過第二擴束鏡投射到全息底片上;另一束通過第二平面鏡通過第三擴束鏡經物體后漫反射到全息底片上,還包括用于采集全息底片上物體圖像的圖像采集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圖形分析控制主機包括圖像解碼單元,所述圖像解碼單元輸入端與全息投影儀的圖像采集單元相連接,所述圖像解碼單元的輸出端與圖像編輯單元輸入端相連接,所述圖像編輯單元輸出端與圖像比對單元輸入端相連接,所述圖像比對單元輸出端通過比例積分調整單元與圖像比對單元輸入端相連接,所述圖像比對單元輸出端為圖像分析控制主機輸出端。
更進一步的,所述圖像比較單元包括差動放大器和比較器,所述差動放大器與比較器相連接,所述差動放大器輸入端為圖像比較單元輸入端,所述比較器輸出端為圖像比較單元輸出端。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采用全息技術的3D投影系統通過圖形分析控制主機可以很好的對發送給3D投影機的圖像和全息投影儀輸入的圖像進行比較調整,保證3D投影系統投影的清晰度。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采用全息技術的3D投影系統的系統結構框圖。
圖2為本發明全息投影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圖形分析控制主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全息投影儀,2為圖形分析控制主機,3為3D投影機,4為物體
101為激光器,102為第一擴束鏡,103為第一平面鏡,104為第二平面鏡,105為第三擴束鏡,106為第二擴束鏡,107為全息底片,108為圖像采集單元,201為圖像解碼單元,202為圖像編輯單元,203為圖像比對單元,204為比例積分調整單元,205為差動放大器,206為比較器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532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線束過孔固定結構及汽車
- 下一篇:剝線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