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胃腸道腫瘤的復方藥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50376.1 | 申請日: | 2015-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91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潘振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振奎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 | 分類號: | A61K36/898;A61P35/00;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龔燮英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胃腸道 腫瘤 復方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醫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胃腸道腫瘤的復方藥物。
背景技術
胃腸道腫瘤是發生于胃部、小腸和大腸的良性、惡性腫瘤。臨床表現因腫瘤發生的性質和部位而異。一般來說,良性腫瘤可無癥狀或癥狀很輕。有的惡性腫瘤早期也無明顯癥狀,從而影響診斷、治療和預后。胃腸道腫瘤中,小腸腫瘤的發病率較食管、胃和大腸等部位為低。
表現為輕重不等的腹痛、腸道出血、腸梗阻、腹部腫塊及體重減輕等。惡性腫瘤的癥狀較多、較重,良性腫瘤的癥狀較輕或根本無癥狀。由于胃腸腫瘤缺乏特異性癥狀和體征,因此,很難早期診斷。
在中國,胃腸道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第二位,極大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和健康。2012年,全國腫瘤人口標化發病率為146.87/10萬人,其中消化系統的胃癌占12.67%,腸癌占10.30%,肝癌占10.04%,食管癌占7.74%,其防治形勢十分嚴峻態。在我國,對于每個患者,抗腫瘤藥物的費用都是一項沉重的負擔。除了常規的化療藥物外,人源化抗體藥物、分子靶向藥物、新型靶向載體藥物均十分昂貴。而中醫中藥歷史悠久,療效確切,同時價格低廉,適于推廣。故如何挖掘中醫藥在抗腫瘤方面的寶藏,更好地造福患者,是每個中醫藥工作者面臨的現實問題。
消化道腫瘤瘤體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耗損人體的氣血津液,使得機體和臟腑功能日漸虛衰,表現為邪盛正衰的病理特征,此時治法當補虛扶正為主;除了原發灶之外,患者常常在手術后還會出現遠處轉移,故結合收斂解毒,效果獨特。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胃腸道腫瘤的復方藥物,根據中醫腫瘤學理論,通過中藥調理,扶正固本、活血化瘀,從清熱解毒,除疾散結、活血通經、解散消腫,益氣養陰等方面進行調整治療,治療胃腸道腫瘤,以期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本發明的治療胃腸道腫瘤的復方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貓爪草3-5份、水紅花子4-6份、沒藥3-5份、冬凌草3-5份、青黛3-5份、山豆根5-8份、桔梗2-4份、丹皮2-4份、黃芪6-10份、太子參6-8份、靈芝1-3份、阿膠5-8份、合歡皮8-10份、夏枯草2-5份、黃岑2-4份、黃柏2-4份、連翹2-4份、蒲公英2-4份、山慈菇2-5份、敗醬草3-5份、薤白2-3份、大薊5-8份、海藻3-5份和昆布3-5份。
作為優選,按如下重量份數配制:貓爪草4份、水紅花子5份、沒藥3份、冬凌草4份、青黛4份、山豆根6份、桔梗3份、丹皮3份、黃芪8份、太子參7份、靈芝2份、阿膠6份、合歡皮10份、夏枯草4份、黃岑3份、黃柏3份、連翹3份、蒲公英3份、山慈菇4份、敗醬草4份、薤白2份、大薊7份、海藻5份和昆布5份。
制備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數稱取原料,放入砂鍋里,然后加入飲用水,液面超出藥材2-3cm,武火煮開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鐘后,倒出藥液,每次溫服200-300ml,每日早、晚兩次飯前服用。
藥理分析:
貓爪草:甘、辛,微溫。歸肝、肺經。主治瘰疬痰核,疔瘡,蟲蛇咬傷。
水紅花子:有化痞散結,清熱止痛功能。用于痞塊腹脹,消渴,胃痛。
沒藥:主治胸腹瘀痛、痛經、經閉、癥瘕、跌打損傷、癰腫瘡瘍、腸癰、目赤腫痛。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等功效。
冬凌草:又名冰凌草,為唇形科香茶屬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小灌木。性味苦、甘、微寒,有良好清熱毒、活血止痛、抑菌、抗腫瘤作用。
青黛:為雙子葉植物藥爵床科植物馬藍、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木藍、雙子葉植物藥十字花科植物菘藍、草大青或蓼科植物蓼藍葉中的干燥色素。性味咸寒,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定驚。主治:溫病熱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瘡、小兒驚癇、瘡腫、丹毒、蛇蟲咬傷。龍葵:全株入藥,可散瘀消腫,清熱解毒。本方中,取其活血排膿,抗癌腫作用。
山豆根:別名:三小葉山豆根、胡豆蓮,具有消腫抗癌作用。
桔梗:別名包袱花、鈴鐺花、僧帽花,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膿。利咽化痰,導藥升陽作用。
丹皮: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本草綱目》:“治血中伏火,除煩熱”。
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夏枯草:辛、苦、寒;肝、膽經;清熱瀉火、明目、散結消腫。
黃岑:苦、寒。肺、膽、脾、胃、大腸、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用于癰腫瘡毒。
黃柏:苦、寒。腎、膀胱、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癰腫瘡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振奎,未經潘振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503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