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品用維生素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846000.3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441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何燦華;張迎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雙和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302 | 分類號: | A23L1/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紀昌 |
| 地址: | 22635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食品 維生素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食品添加劑,尤其涉及一種食品用維生素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
維生素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3大物質不同,在天然食物中僅占極少比例,但又為人體所必需。有些維生素如:B6.K等能由動物腸道內的細菌合成,合成量可滿足動物的需要。動物細胞可將色氨酸轉變成煙酸(一種B族維生素),但生成量不敷需要;維生素C除靈長類及豚鼠以外,其他動物都可以自身合成。植物和多數微生物都能自己合成維生素,不必由體外供給。許多維生素是輔基或輔酶的組成部分。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營養、生長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機化合物,對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健康有極重要作用。如果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生理機能障礙而發生某種疾病。一般由食物中取得。現階段發現的有幾十種,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
維生素是人體代謝中必不可少的有機化合物。人體猶如一座極為復雜的化工廠,不斷地進行著各種生化反應。其反應與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關系。酶要產生活性,必須有輔酶參加。已知許多維生素是酶的輔酶或者是輔酶的組成分子。因此,維生素是維持和調節機體正常代謝的重要物質。可以認為,最好的維生素是以“生物活性物質”的形式,存在于人體組織中。
維生素的發現是19世紀的偉大發現之一。1897年,艾克曼在爪哇發現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腳氣病,未經碾磨的糙米能治療這種病。并發現可治腳氣病的物質能用水或酒精提取,當時稱這種物質為“水溶性B“。1906年證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水以外的“輔助因素”,其量很小,但為動物生長所必需。1911年卡西米爾·馮克鑒定出在糙米中能對抗腳氣病的物質是胺類,性質和在食品中的分布類似,且多數為輔酶。有的供給量須彼此平衡,如維生素B1、B2和PP,否則可影響生理作用。維生素B復合體包括:泛酸、煙酸、生物素、葉酸、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吡哆醇(維生素B6)和氰鈷胺(維生素B12)。有人也將膽堿、肌醇、對氨基苯酸(對氨基苯甲酸)、肉毒堿、硫辛酸包括在B復合體內。
維生素是個龐大的家族,現階段所知的維生素就有幾十種,大致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有些物質在化學結構上類似于某種維生素,經過簡單的代謝反應即可轉變成維生素,此類物質稱為維生素原,例如β-胡蘿卜素能轉變為維生素A;7-脫氫膽固醇可轉變為維生素D3;但要經許多復雜代謝反應才能形成。尼克酸的色氨酸則不能稱為維生素原。
世界上所用的營養強化劑總數130種,在我國,營養強化劑在食品添加劑中是第16類。按GB14880-94國家標準列入名單的有37種,其中氨基酸及含氧化合物12種,維生素17種,礦物質8種,對這些產品品種都明確規定了使用范圍和使用量,并制定了實施細則。在如此眾多的營養強化劑中,根據不同的情況科學合理的選擇營養強化劑,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在選擇強化某種營養素之前,必須考慮膳食中該營養素的其他來源,一方面要保證攝入強化食品后該營養素水平不會過量;另一方面,該營養素的添加也應該確有必要,營養素的強化用量應該使其在膳食中的含量有明顯的提高,以便攝入通常數量的食物即可得到充足的該種營養素。注意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平衡,防止由于食品強化而造成營養素攝入的不平衡;而且在食品中添加一種必需營養素后,不得對其它營養素的代謝產生不利影響。盡量選擇具有生物活性和穩定性高的營養強化劑。例如鐵的營養效價就因所用形式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再如,有些營養素可由于接觸空氣或加熱而被破壞,像維生素A、抗壞血酸和核黃素、氨基酸等可因光、熱和氧化作用而被破壞。面粉中的β-胡蘿卜素含量很少,而β-胡蘿卜素的穩定性又比較高,所以可在面包和餅干中添加適量的β-胡蘿卜素(用量為0.5mg/kg面粉中),經過面團調制、醒發(面包)或壓片(餅干)、焙烤其保留量仍高達83.3%。盡量選擇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營養強化劑,盡量避免使用難溶的、難以吸收或易被食物影響吸收率的強化劑。有些碳酸鈉和維生素容易在食物中相互作用而被破壞或因水洗而損失,因此所加入的營養素應和原有食物無干擾作用,如鐵就可食物中的某些單酸、酯酰形成沉淀。強化某種必需營養素必須同時提供其測定和監控的技術方法。添加的營養素不應對食品的特性,如安全性、色、香、味、質構、烹調性質等產生不良影響,也不得過分縮短食品的貨架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雙和食品有限公司,未經南通雙和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460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海兔調味食品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蕎頭營養粉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