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操作系統環境下數據訪問控制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43244.6 | 申請日: | 2014-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159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標;王賽;閻林;公備;艾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2 | 分類號: | 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樓艮基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操作系統 環境 數據 訪問 控制 方法 | ||
1.一種雙操作系統環境下數據訪問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一個由移動安全辦公服務器端和多個移動安全辦公終端組成的移動安全辦公系統中依次按以下步驟實現的:
步驟(1),所述移動安全辦公終端(以下簡稱終端)的初始化:
把所述終端的磁盤劃分為四個分區,在其中任意兩個分區分別安裝一個windows操作系統,稱為系統分區,其他沒有安裝所述windows操作系統的分區定義為數據分區,其中:
一個所述的系統分區以及對應的數據分區定義為工作環境,稱為工作區,賦予一個系統分區運行識別碼“1”,以及分區號,供移動安全辦公使用,
另一個所述的系統分區以及對應的數據分區定義為用戶環境,稱為用戶區,賦予一個系統分區運行識別碼“0”,以及分區號,供用戶自由使用,
在所述終端的內存中建立一個注冊為卷設備上層過濾驅動的磁盤過濾驅動組件,其中預置有:
用以識別所述終端當前運行環境的所述系統分區運行識別碼,用“1”或“0”表示,由所述終端的控制器根據所述系統分區的當前運行環境而實時更新,
所述終端的機主的用戶身份識別碼由所述機主所在部門的部門識別碼和機主的PIN碼順次連接而成,
所述終端的訪問控制策略,共分為三個級別,由所述移動安全辦公服務器端管理員按所述機主所在的工作部門的任務從三個級別的所述訪問控制策略中擇一而預置的,三個訪問控制級別分別為:
高級訪問控制策略,賦予識別碼“H”:
禁止在所述工作環境和用戶環境之間雙向讀寫數據,
中級訪問控制策略,賦予識別碼“M”:
從所述工作環境向所述用戶環境訪問時,只讀,
從所述用戶環境向所述工作環境訪問時,禁止讀寫,
低級訪問控制策略,賦予識別碼“L”:
從所述工作環境向所述用戶環境訪問時,允許讀寫,
從所述用戶環境向所述工作環境訪問時,禁止讀寫,
在所述內存中的所述磁盤過濾驅動組件中還要設置一個含有配置信息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工作區的系統分區的分區號以及相對應的數據分區的分區號,所述用戶區的系統分區的分區號以及相對應的數據分區的分區號,同時向對應的所述系統分區輸入并存儲,
步驟(2),所述終端控制器調用所述磁盤過濾驅動組件依次按以下步驟實現數據訪問控制:
步驟(2.1),判斷輸入的中斷處理操作信號IRP中是否順次含有以下數據項:
系統分區識別碼及對應的系統分區的分區號,對應的數據分區的分區號,
訪問控制策略標識碼,
讀寫操作識別碼,
若:所述數據項的序列格式正確,執行步驟(2.2),否則,拒絕訪問,
步驟(2.2),判斷系統分區識別碼、系統分區的分區號及對應的數據分區的分區號共同組成的序列的內容是否正確,所述內容是指序列的符號值及排列順序,
若:所述序列的內容正確,轉至步驟(2.3),否則,拒絕訪問,
步驟(2.3),判斷用戶身份識別碼是否正確:
若:所述用戶身份識別碼正確,轉至步驟(2.4),否則,拒絕訪問,
步驟(2.4),判斷訪問控制策略標識碼是否與所述移動辦公服務器端預置在所述終端中所述磁盤過濾驅動終端中預設的訪問控制標識碼一致,
若:一致,則轉至步驟(2.5),否則,拒絕訪問,
步驟(2.5)判斷讀寫操作標識碼是否符合所述訪問控制策略的規定:
若:符合,則進行相應的讀或寫操作,否則,拒絕訪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4324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人臉相似度的識別方法
- 下一篇: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及移動終端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