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導光板、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837513.8 | 申請日: | 2014-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030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彥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00 | 分類號: | G02B6/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銘粵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44304 | 代理人: | 孫偉峰 |
| 地址: | 518132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光板 背光 模組 以及 液晶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液晶顯示器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導光板、背光模組以及包含該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LCD)具有機身薄、功耗低、無輻射等優(yōu)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移動電話、數(shù)字相機、計算機、電視機屏幕等等。現(xiàn)有市場上的液晶顯示器大部分為背光型液晶顯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組,液晶面板與背光模組相對設置,背光模組提供顯示光源給液晶面板,以使液晶面板顯示影像。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顯示器市場,差異化設計成為各廠家提升自身產(chǎn)品賣點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現(xiàn)有的產(chǎn)品中,常見的有薄型化或窄邊框設計,該設計可獲得較為美觀的外形,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背光模組是液晶顯示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圖1是現(xiàn)有的一種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背光模組主要包括依次疊層設置的背板1、反射片2、導光板3以及光學膜片組4,背光源5設置于導光板3的側面。背光源5發(fā)出光線,經(jīng)由導光板3、光學膜片組4將光線改變方向及盡可能的均勻化,在光學膜片組4的上方傳導發(fā)出,提供給液晶顯示屏。如圖1中,為了提升導光板3的聚光效果,通常會在導光板3的出光面上設置有微結構3a,再將光學膜片組4放置于微結構3a上,導光板3的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由于微結構3a的尺寸很小,較為脆弱,在裝配光學膜片組4時,微結構3a與光學膜片組4相互摩擦容易造成結構損壞。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導光板,通過導光板結構的改進,有效地保護了導光板出光面上的微結構。
為了達到上述的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導光板,具有出光面,其中,所述出光面設置有一微結構,所述微結構上設置有一保護結構層,所述保護結構層和微結構一體成型于所述導光板中。
優(yōu)選地,所述微結構包括多個三角柱體。
優(yōu)選地,所述微結構包括多個半圓柱體。
優(yōu)選地,所述微結構包括多個微凸點。
優(yōu)選地,所述保護結構層的底部緊貼于所述微結構的頂部。
優(yōu)選地,所述保護結構層的底部與所述微結構的頂部具有一間隙。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其中,包括:
背板;
反射片,位于所述背板上;
如上所述的導光板,位于所述反射片上;
背光源,位于所述導光板的一側面;
光學膜片組,位于所述導光板上。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組,所述液晶面板與所述背光模組相對設置,所述背光模組提供顯示光源給所述液晶面板,以使所述液晶面板顯示影像,其中,所述背光模組為前述的背光模組。
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導光板中,首先在導光板的出光面上設置微結構,然后在結構上設置保護結構層,并且保護結構層和微結構一體成型于導光板中。當導光板裝配于背光模組時,設置于導光板上的光學膜片組及其他部件不會直接作用于微結構,因此能有效地防止導光板的微結構受到磨損。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的一種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如圖1中的導光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如圖3中的導光板的剖面圖.
圖5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導光板的剖面圖。
圖6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導光板的剖面圖。
圖7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導光板的俯視圖。
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液晶顯示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范圍。
參閱圖3和圖4,如圖3所示的,本發(fā)明實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該背光模組至少包括:背板10;反射片20,位于背板10上;導光板30,位于反射片20上;背光源50,位于導光板30的一側面;光學膜片組40,位于導光板上30。背光源50發(fā)出光線,經(jīng)由導光板30、光學膜片組40將光線改變方向及盡可能的均勻化,在光學膜片組40的上方傳導發(fā)出,提供給液晶顯示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375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