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陽離子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37176.2 | 申請日: | 2014-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2359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蔡林濤;鄭明彬;陳澤;羅震宇;趙鵬飛;龔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K9/127 | 分類號: | A61K9/127;A61K47/34;A61K47/24;A61K48/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合物納米顆粒 陽離子磷脂 制備 陽離子脂質體 磷脂 聚合物 內核 聚乙交酯丙交酯 聚合物表面 放大生產 高壓勻漿 粒徑均一 臨床研究 納米顆粒 性質穩定 聚乳酸 包覆 細胞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陽離子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包括內核和外殼,所述內核為聚合物,所述外殼為陽離子脂質體和磷脂,所述陽離子脂質體和所述磷脂包覆于所述聚合物表面,所述聚合物為聚乙交酯丙交酯或聚乳酸。所述陽離子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粒徑均一、性質穩定,可以負載DNA進入細胞內。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陽離子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采用一步高壓勻漿法制備陽離子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操作簡單,能夠制備大劑量的陽離子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為該納米顆粒的放大生產和臨床研究提供基礎,該制備方法簡便易行,便于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載體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陽離子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聚合物納米顆粒和納米脂質體為代表的兩類主流納米載體能高效包裹和傳輸藥物,已成為各國科學家的研究熱點。聚合物納米顆粒的藥物包封能力強、細胞內吞效率高、體內循環時間長。納米脂質體具備生物安全性優良、傳輸能力高效、制備工藝簡單等特性。結合聚合物和磷脂各自的優勢制備出的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已廣泛應用于藥物的傳遞。
基因治療為一些長期困擾人類的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遺傳病、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預防和治療帶來了希望,然而,將親水性的大分子質粒DNA卻難以被疏水性的磷脂-聚合物材料負載。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有效負載大分子質粒DNA的載體。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陽離子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所述陽離子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中含有陽離子脂質體,可以吸附帶負電荷的DNA,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難以負載大分子質粒DNA的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陽離子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易于操作,可以進行大規模制備。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陽離子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包括內核和外殼,所述內核為聚合物,所述外殼為陽離子脂質體和磷脂,所述陽離子脂質體和所述磷脂包覆于所述聚合物表面,所述聚合物為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或聚乳酸(PLA)。
優選地,所述陽離子脂質體和所述磷脂通過物理作用結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外殼。
所述陽離子脂質體和所述磷脂均包括一個親水性頭部和兩個疏水性尾部,當所述陽離子脂質體和所述磷脂處于水性環境時,所述陽離子脂質體和所述磷脂結合在一起形成親水性頭部均朝向水環境、疏水性尾部均朝向內核的外殼。
優選地,所述陽離子脂質體與所述聚合物的質量比為0.6-1:1,所述陽離子脂質體與所述磷脂的質量比為3-5:1。
優選地,所述聚合物的分子量為5000-15000。
優選地,所述陽離子脂質體為1,2-二油?;?3-三甲基銨丙烷(DOTAP)、雙油基雙甲基氯化銨、雙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銨、1,2-二油酰基-3-二甲基丙二醇胺、N-(N’,N’-二甲氨基乙基)氨甲?;?膽固醇、N,N-二甲基-N-羥乙基-N-(1,2-雙十四烷氧基)丙基溴化銨、1,2-二亞油氧基-N,N-二甲基丙胺、1,2-二亞麻氧基-N,N-二甲基丙胺、二硬脂基二甲基銨鹽、脂精胺GL-53和脂精胺GL-89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磷脂為大豆卵磷脂、氫化大豆卵磷脂、蛋黃卵磷脂、氫化蛋黃卵磷脂、磷脂酰膽堿和磷脂酰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磷脂-聚合物納米顆粒的粒徑為20-300nm。
所述聚合物的細胞內吞效率高,包封能力強,同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降解產物能通過人體正常新陳代謝排出體外,毒性低,原料廉價。
所述陽離子脂質體帶有正電荷,可以吸附負電荷的DNA,同時所述陽離子脂質體生物相容性好。
所述磷脂可以延長納米顆粒在體內的循環時間,提高所述納米顆粒的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3717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