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性能導衛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34226.1 | 申請日: | 2014-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383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仕章;張有德;曹文明;梁海峰;吳鵬;郁應海;陳曦;王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東方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9/16 | 分類號: | B21B39/16;C23C8/3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性能 導衛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材軋制零件產品的設計與工藝制造,尤其是涉及軋制導衛板的結構和性能設計領域。
背景技術
導衛板是鋼材軋制中的關鍵部件,可使軋件順利地進入軋槽并導出軋槽,或控制軋件按一定方向運動,同時也是易損件,其使用壽命和更換次數直接影響鋼材的產量。導衛板的設計常常被認為是比較筒單的,設計可以粗糙一些,不會出大問題。但是生產實際表明,導衛板造成的軋制事故相當多。關于導衛板設計,除了導衛板前端的形狀外,其余各部分尺寸都是很容易確定的,唯有導衛板前端的形狀不好確定,而這種形狀設計不正確或不準確,會帶來很多的缺點和很大的危害。中國專利CN200998736Y公開了一種將工作面設計為波形的導衛板,減少了與軋鋼的接觸面積,降低了導衛板對帶鋼邊部質量的影響,但其制作工藝復雜,難大規模生產。常用的導衛板是整體結構,其前端鏟嘴與導衛體性能相同,鏟嘴一旦磨損,整個導衛板只能報廢,目前常用堆焊的方式修復導衛板,但堆焊后的耐磨性有限,且最多修復2次后就很難再繼續使用;中國專利ZL91221901.7公開了一種復合導衛板,即在導衛板堆焊耐磨焊層,沖擊韌性好且具有優良耐磨性,但堆焊后金屬的凝固收縮容易產生較大內應力,導致變形;鞍鋼導衛板采用焊接“鏟頭”材料的辦法來提高強度;哈爾濱軋鋼廠采用噴焊的工藝增加導衛板的使用壽命,比較廉價,但噴涂層和基體的結合力很難控制;有的廠家采用整體合金化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和沖擊韌性,如添加貴重金屬Cr、Mo等,可以獲得高耐磨性的零件表面,但導衛板韌性不足,且價格昂貴、成本高。有的廠家對導衛板表面合金化,表面鍍金屬元素Ni,但同樣存在金屬昂貴、成本高、機加工困難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在不使用堆焊也不添加貴重金屬Cr、Mo的前提下,提供一種高耐磨性、高性能的導衛板。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雙性能導衛板,其特點在于:所述雙性能導衛板由導衛體和鏟嘴構成,所述鏟嘴可拆卸的安裝在所述導衛體上;所述導衛體所用材料為20號鋼,所述鏟嘴以20號鋼為材料加工成型后再經碳氮共滲處理。當導衛板磨損后可以只替換鏟嘴,然后繼續使用。
本發明的雙性能導衛板,其特點在于:在所述導衛體的兩側均設置有定位槽,在所述定位槽內安裝有壓塊,所述壓塊上設置有插孔,所述鏟嘴位于所述定位槽內,且所述鏟嘴的后端插入在所述壓塊的插孔中;所述鏟嘴的前端呈尖形。設置為尖形,可以使鏟嘴尖緊貼在軋輥孔型的底部。壓塊將鏟嘴固定在導衛體上。
所述經碳氮共滲處理是按如下方式進行:
第一步、高溫排氣階段:將鏟嘴置于碳氮共滲爐中并密封,然后加熱至900℃,排盡碳氮共滲爐中空氣;
第二步、碳氮共滲階段:保持碳氮共滲爐在900℃~950℃,以80~90滴/分鐘的通入量通入煤油,保溫100min;然后降溫至830~870℃,在通入煤油的同時通入氨氣,保溫50min,所述氨氣體積占氨氣與煤油總體積的30%;
第三步、擴散階段:維持氨氣體積分數為30%,在870℃保溫70min;
第四步、出爐淬火階段:將鏟嘴從碳氮共滲爐中取出,油淬至室溫,200~260℃低溫回火120min,最后進行噴丸處理,即完成對鏟嘴的碳氮共滲處理。
碳氮共滲溫度定為830~870℃,其原因是溫度超過900℃,滲層中含氮量太低,類似單純滲碳,而且容易過熱,工件變形較大;溫度過低,不僅速度慢,而且表層含氮量過高,容易形成脆性的高氮化合物,滲層變脆,另外還將影響心部組織的強度和韌性。
碳氮共滲時間為在煤油和30%的氨氣中共滲3~4h(包括碳氮共滲階段和擴散階段時間),體積比為30%的氨氣是經過多次實驗確定的較好的氨氣含量。低于此比例,氣氛的活性太差,共滲速度低;高于此比例,表面形成碳氮化合物層,阻礙了碳氮原子的吸收與擴散,共滲速度下降。滲層深度為0.50~0.90mm/h時,平均共滲速度約為0.20mm/h;導衛板厚度較大,要求滲碳氮層達0.6~0.7mm才具有足夠的耐磨性,故碳氮共滲時間為3~4h。然后,鏟嘴利用余溫油淬至室溫,最后進行200℃的低溫回火和噴丸處理,增加表面殘留壓應力,從而提高鏟嘴接觸疲勞強度。
碳氮共滲能很好地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疲勞極限,它是將碳、氮原子同時滲入工件表面的一種化學熱處理工藝,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滲氮層硬度雖高但滲層較淺,而滲碳層雖硬化深度大,但表面硬度較低的缺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東方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合肥東方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342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拉伸模具
- 下一篇:無極水銼脈沖地暖清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