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互聯網實現不同軟件同時通話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34081.5 | 申請日: | 2014-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916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東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東亮 |
| 主分類號: | H04M7/00 | 分類號: | H04M7/00;H04M3/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互聯網 實現 不同 軟件 同時 通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方會談系統,尤指一種多通訊軟件互通的多方會談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今信息化時代,隨著電腦進入家庭,因特網通訊借助其通訊范圍廣,費用低,使用方便等特點逐漸發展為一種大眾通訊方式。
但是,目前的因特網通信系統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是通話只能在一種通訊軟件中實現;二是不能將多方會談的內容實時錄制成音頻電子文檔;三是音頻輸出裝置輿音頻輸入裝置之間的串音。這些問題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利用互聯網實現不同軟件同時通話的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基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互聯網實現不同軟件同時通話的裝置,可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當地提供的因特網通訊軟件的通訊效果進行自由選擇,達成多方不同通訊軟件互通的通訊功能。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利用互聯網實現不同軟件同時通話的裝置,可將通話內容通過運行于電腦的錄音設備進行同步錄音,形成音頻電子文檔。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互聯網實現不同軟件同時通話的裝置,包括因特網、電腦,所述每臺電腦包括音頻輸出裝置及音頻輸入裝置,其中,所述每臺電腦安裝有至少一種音頻信號輸入裝置,所述電腦中至少有一臺裝設有信號轉換設備,并且至少有一臺電腦安裝有多種音頻信號輸入裝置。其中,至少一臺所述電腦安裝有錄音設備,可以實時錄制多方會談的音頻。所述通信系統還包括可將音頻信號導入所述電腦的音頻輸入裝置(如有線或無線電話)。所述電腦分為主叫電腦和被叫電腦,所述信號轉換設備設于主叫電腦中;所述主叫電腦安裝有多種音頻信號輸入裝置,被叫電腦安裝有至少一種音頻信號輸入裝置。所述被叫電腦在增設信號轉換設備后亦可轉化為主叫電腦,并且可通過因特網與其他次被叫方進行通信。在本發明中,所述信號轉換設備也可為多個。所述音頻輸出裝置及音頻輸入裝置為一體式結構。
所述信號轉換設備可將被叫方的音頻輸出在傳給主叫方的同時傳給其它被叫方,將電腦錄制的音頻檔案透過因特網傳給有關人員接聽,可針對電腦的錄音內容再次錄音且不會影響原錄音的效果,從而達成通話的經濟、便利、直接的功效,改變以往因特網通訊對通話人數和不同通話軟件(音頻信號輸入裝置)不能實現通訊功能的限制,并達成同一時刻多人員對同一內容的了解學習,節省時間成本,并可進行現場般的學習心得的互動交流。
此外,本發明可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當地提供的因特網通訊軟件的通訊效果進行自由選擇,達成多方不同通訊軟件之間通訊的功能。由于可將音頻輸出裝置端的聲音直接輸入電腦音頻而實現一對多的通話,本發明特別適用于多人同時聊天,音頻輸入裝置會議等多方會談,并具有方便、經濟、直接的特點。運用本發明后,可以實現多方不同因特網通訊軟件間的通話和同步錄音,不再有被不同通訊軟件不能通訊和不能實時錄制多方談話錄音的困擾,可達成多方自由通話,簡單,方便,經濟且隱秘性高。
為使本發明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利用互聯網實現不同軟件同時通話的裝置的具體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利用互聯網實現不同軟件同時通話的裝置的系統原理圖;
圖2為本發明利用互聯網實現不同軟件同時通話的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系統配置圖;
圖3為本發明利用互聯網實現不同軟件同時通話的裝置第二實施例的系統配置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利用互聯網實現不同軟件同時通話的裝置,包括互聯網1、若干可接入因特網1通訊的電腦3以及信號轉換設備5。其中,每臺電腦3連接有音頻輸出裝置7及音頻輸入裝置9;至少一臺電腦3安裝有錄音設備。所述音頻輸出裝置7內置麥克風,其通過所述信號轉換設備5用以接聽聲音,且不會反串回音頻輸出裝置7形成回音,影響通話效果。所述音頻輸出裝置7和音頻輸入裝置9間有接線相聯接。該聯接音頻輸出裝置7和音頻輸入裝置9的接線經特制改良,使音頻輸出裝置7和音頻輸入裝置9間不會串音。所述通信系統還包括可將音頻信號導入所述電腦3的音頻輸入裝置,如有線或無線電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東亮,未經劉東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3408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攝像頭組件及具有該攝像頭組件的電子裝置
- 下一篇:一種移動終端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