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戴式血管硬度檢測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33827.0 | 申請日: | 2014-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04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明(設計)人: | 馬學軍;萬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倍輕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225 | 分類號: | A61B5/0225;A61B5/0402;A61B5/145;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陳宇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戴式 血管 硬度 檢測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保健器械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手戴式血管硬度檢測儀。
背景技術
隨著年齡增大動脈壁逐漸僵硬、老化,而且高血壓使血管壁彈性纖維變薄、撕裂、磨損和斷裂;糖尿病增加血管壁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糖基化終產物的積累,兩者共同作用,加速血管老化,引起血管損害產生動脈結構性硬化,而進行血管硬度檢測則能準確知道血管硬度情況,從而更好的對身體狀況進行管理。但是目前血管硬度檢測,必須借助醫院的設備,且每次檢測均需支付費用,因此,不可能隨時隨地的知道自己的血管硬度狀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戴式血管硬度檢測儀,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血管硬度檢測依賴于醫院、使用不方便、費用高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手戴式血管硬度檢測儀,包括腕帶、設于所述腕帶上的基座以及設于所述基座內側用于獲取手腕處橈動脈壓力波的壓力傳感器。
具體地,所述基座內設有滑座,所述壓力傳感器設于所述滑座內,所述基座相對的兩側壁上分別設有滑槽,所述滑座的兩端分別設有可于各滑槽內滑動的滑塊。
具體地,所述滑座內還設有可帶動所述壓力傳感器沿垂直于所述腕帶方向移動的傳動組件。
具體地,所述傳動組件包括一旋轉軸、設于所述旋轉軸一端的主動齒輪、螺桿、設于所述螺桿頂端的從動齒輪以及穿設于所述螺桿上的螺母片,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從動齒輪嚙合,所述螺桿與所述旋轉軸垂直,所述壓力傳感器與所述螺母片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軸伸出所述基座外。
具體地,所述基座上還設有用于提示所述壓力傳感器在所述滑座帶動下橫向移動的第一指示燈。
具體地,所述基座上還設有用于提示所述壓力傳感器在所述傳動組件帶動下徑向移動的第二指示燈。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內側設有可與手貼合的心電檢測導電片。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上還設有血氧檢測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內還設有計步用3D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上還設有與所述壓力傳感器連接的液晶顯示屏。
本發明中,像戴手表一樣將腕帶戴在手腕上,利用壓力傳感器獲取的橈動脈處的壓力波可對人體血管硬度進行評價,這種血管硬度檢測儀,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輕薄小巧,便于攜帶,在普通家庭內,無需任何專業知識,可隨時隨地監測使用者的血管硬度,從而能更好對健康情況進行管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手戴式血管硬度檢測儀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手戴式血管硬度檢測儀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手戴式血管硬度檢測儀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手戴式血管硬度檢測儀中底座內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手戴式血管硬度檢測儀的側視圖;
圖6是圖5中A-A剖視圖;
100-腕帶;???????????200-基座;????????210-底座;???????????211-腔室;
212-滑槽;???????????220-面板;????????221-窗口;???????????222-第一指示燈;
223-第二指示燈;?????230-心電檢測導電片;???????????????????240-血氧檢測傳感器;
300-壓力傳感器;?????310-卡孔;????????400-液晶顯示屏;?????500-固定座;
510-滑槽;???????????600-滑座;????????610-滑塊;???????????620-連接柱;
630-卡扣;???????????700-傳動組件;????710-旋轉軸;?????????720-主動齒輪;
730-螺桿;???????????740-從動齒輪;????750-螺母片;?????????760-旋鈕。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倍輕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倍輕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338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磁共振彌散加權圖像確定腦缺血特征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自檢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