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晶顯示屏和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31636.0 | 申請日: | 2014-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704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軍;周井雄;王亞杰;賀俊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 | 分類號: | G02F1/13;G02F1/1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0120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晶顯示屏 電子設備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屏和電子設備。其中,包括液晶顯示屏包括:相互交叉的數據線和柵極線;像素單元和公共電極;在斷電前設置電荷放電階段;電荷釋放模塊,在所述電荷放電階段將至少一條所述數據線和至少一個所述公共電極導通。由于在斷電前設置電荷放電階段,在靜電放電時將數據線和公共電極導通,可以消除或者減少數據線和公共電極之間的電勢差,避免或者減少電荷殘留在面板里造成的液晶極化,從而,避免或者減輕下次面板顯示時有閃爍或者周邊框姆拉(Mura)現象,提高顯示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晶顯示屏以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iquid CrystalDisplay)已經逐漸取代陰極射線管CRT(Cathode Ray Tube)顯示器,成為了新一代顯示器的主流。由于LCD廣泛應用在筆記本電腦、手機及電視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電子產品中,人們對于圖像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圖像質量的改善是一直作為相關領域持續追求的目標,如何提高顯示質量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屏,包括:
相互交叉的數據線和柵極線;
像素單元和公共電極;
電荷釋放模塊,在電荷放電階段將至少一條所述數據線和至少一個所述公共電極導通,所述電荷放電階段設置在斷電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中,由于液晶顯示屏,包括:相互交叉的數據線和柵極線;像素單元和公共電極;電荷釋放模塊,在電荷放電階段將至少一條所述數據線和至少一個所述公共電極導通,所述電荷放電階段設置在斷電前。由于在斷電前設置電荷放電階段,在靜電放電時將數據線和公共電極導通,可以消除或者減少數據線和公共電極之間的電勢差,避免或者減少電荷殘留在面板里造成的液晶極化,從而,避免或者減輕面板斷電后再上電時顯示有閃爍或周邊Mura現象,提高顯示質量。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由于所述電子設備包括上述液晶顯示屏。該電子設備也可以避免或者減少電荷殘留在面板里造成的液晶極化,從而,避免或者減輕面板斷電后再上電時顯示有閃爍或周邊Mura現象,提高顯示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液晶顯示屏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液晶顯示屏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液晶顯示屏在“Cell Visua測試階段”的工作時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液晶顯示屏在整機工作的工作時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電子設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工作生活中,液晶顯示屏在斷電后再上電瞬間,經常會看到閃爍或周邊Mura等現象,影響用戶體驗,通過研發人員的大量實驗研究發現,這是由于在液晶顯示屏斷電后,數據線或者公共電極上的電荷會殘留在面板里,沒有釋放路徑,數據線和公共電極間會有電勢差,進而在斷電后造成液晶極化,這樣在下一次顯示時,會看到閃爍或Mura現象,進而在斷電后會造成液晶極化。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思想是提上述供一種液晶顯示屏,包括:相互交叉的數據線和柵極線;像素單元和公共電極;電荷釋放模塊,在電荷放電階段將至少一條所述數據線和至少一個所述公共電極導通,所述電荷放電階段設置在斷電前。通過在斷電前設置電荷放電階段,通過電荷放電階段將數據線和公共電極導通,消除數據線和公共電極之間的電勢差,通過設置放電路徑,避免或者減少電荷殘留在面板里造成的液晶極化,下次面板顯示時,避免或者減輕有閃爍或者周邊姆拉(Mura)現象,提高顯示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316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