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藍寶石拋光廢液的再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31543.8 | 申請日: | 2014-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87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良詠;王雨春;戴程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集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G1/02 | 分類號: | C09G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鴻律師事務所 31246 | 代理人: | 李佳銘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藍寶石 拋光 廢液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藍寶石拋光廢液的再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節能燈、智能終端設備的推廣,藍寶石襯底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 用。藍寶石質硬(莫氏硬度為9,僅次于金剛石)、化學惰性,難以加工。但 為達到所需的鏡面效果,通常仍需耗費數小時進行化學機械拋光精拋工藝。 目前藍寶石精拋液需求量大,如很多大的藍寶石廠,每月所需的精拋液在幾 十噸甚至上百噸。與此同時,廢液處理成為一道難題。膠體二氧化硅基堿性 藍寶石拋光廢液,直接傾倒達不到環保要求,直接再利用又無法達到拋光效 率要求;而每月處理幾十噸甚至上百噸廢液,則對利潤微薄的藍寶石廠構成 沉重成本壓力。
故如何處理藍寶石拋光廢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申請的發明人給出了一種拋光藍寶石用拋光 液廢液的處理方法,通過該處理方法處理后的拋光液重新達到拋光要求,即 可實現重復利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藍寶石拋光廢液的再處理方法,其中該藍寶石拋光廢 液中包括膠體二氧化硅研磨顆粒,該再處理方法包括:
將前述藍寶石拋光廢液進行濕法刻蝕;
將蝕刻后的前述藍寶石拋光廢液的pH值重新調節至藍寶石拋光液初始 值。
其中,前述再處理方法進一步包括對濕法蝕刻后的所述藍寶石拋光廢液 使用陽離子交換樹脂進行純化。
其中,前述濕法刻蝕包括使用0.1M濃度(摩爾濃度)以上無機和/或有 機強酸,將藍寶石拋光廢液pH值調節至4以下,并攪拌5min以上。其中, 前述無機強酸包括硫酸、磷酸、鹽酸、氫氟酸、硝酸,前述有機強酸包括乙 酸、草酸、酒石酸、檸檬酸。
其中,pH值的前述初始值為9-11。其中,適合用于調節蝕刻后藍寶石 拋光廢液pH值的酸包括硝酸、硫酸和鹽酸及有機酸,適合用于調節蝕刻后 藍寶石拋光廢液pH值的堿包括氨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及有機堿。其中 有機酸優選地可為檸檬酸、酒石酸、草酸,有機堿優選地可為四甲基氫氧化 銨、哌嗪、乙醇胺。
其中前述膠體二氧化硅研磨顆粒的濃度為0.00001-50wt%。
需要說明的是,陽離子交換樹脂可采用不同類型陽離子樹脂。使用陽離 子交換樹脂的目的是去除拋光液中的陽離子如Na、K、Zn、Cu、Al、Ca、 Cr、Ni、W或Mn等金屬離子,尤其用于除掉酸化后溶解于溶液中的Al離 子。
本申請的發明人發現,通過以上方法處理的含有二氧化硅研磨顆粒的藍 寶石拋光廢液,可重新實現其拋光效率,可重復利用,從而解決了藍寶石拋 光廢液難處理的問題。
本申請的發明人認為,以上處理方法之所以能夠達到重新實現廢液的再 利用的效果,是因為在使用膠體二氧化硅基拋光液藍寶石拋光機理為:膠體 二氧化硅表面與藍寶石表面發生固相反應,藍寶石表面氧化鋁在固相反應及 機械剪切力的作用下,以分子級形式被去除后、完全包裹在膠體二氧化硅表 面。正因為拋光廢液中膠體二氧化硅表面被氧化鋁包裹,其表面為疏松結構 的氧化鋁、表面基團為結合氧,失去了原有新鮮拋光液的反應活性,拋光廢 液的拋光效率遠遠低于新鮮拋光液。故若使用濕法刻蝕方法溶除藍寶石拋光 后拋光廢液中膠體二氧化硅表面被包裹的氧化鋁、恢復氧化硅表面,則可重 新實現廢液的拋光效率。另外,含陽離子交換步驟可進一步除掉Al等金屬 離子,進一步恢復藍寶石拋光液活性。
故根據以上機理,本申請的發明人通過濕法蝕刻-陽離子交換-pH調節的 處理方法,使得藍寶石拋光廢液可重復利用,該方法操作簡單,可有效降低 藍寶石拋光的材料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的方式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并不因此將本發明限制在所 述的實施例范圍之中。
效果實施例
實施例
采用對比例拋光液和本發明的實施例拋光液按照下述條件對2英寸c向 藍寶石片進行拋光。拋光條件:拋光墊為陶氏電子IC1010,下壓力為10psi, 轉速為拋光盤/拋光頭=60/80rpm,拋光液流速為100ml/分鐘,拋光時間為2 分鐘。結果如表1所示。
表1本發明的化學機械拋光液制備實施例1~6以及對比例1~2及去除速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集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安集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315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木質地板膠
- 下一篇:一種中性膠體二氧化硅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