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渦旋壓縮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31453.9 | 申請日: | 2014-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20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韻;單彩俠;康小麗;胡余生;李冬元;劉雙來;陳肖汕;律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18/02 | 分類號: | F04C18/02;F04C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張永明 |
| 地址: | 51907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渦旋 壓縮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渦旋壓縮機。
背景技術
隨著環境溫度的降低,普通空氣源熱泵系統蒸發溫度降低,在冷凝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壓縮機壓縮比增大,壓縮機吸氣比容增大,輸氣系數減小,造成壓縮效率急速降低。當環境溫度降至零攝氏度以下而蒸發溫度過低時,壓縮機壓縮比增大會引起排氣溫度升高,并超過壓縮機允許的工作范圍,致使壓縮機頻繁起停,造成系統無法正常工作,嚴重時會導致壓縮機燒毀。
為了解決這種在低溫環境下制熱時導致壓縮機排氣溫度急劇上升的問題,現有技術是通過向壓縮腔內噴入溫度相對較低的液體和氣體來達到降低排氣溫度的目的。在現有的增焓渦旋壓縮機中,一般采用兩個以上的增焓通道孔同時向壓縮腔補氣。
現有技術在通過設置增焓通道對壓縮腔補氣,造成當壓縮機不需要進行增焓補氣工作時,由于連通兩個壓縮腔的增焓通道之間是直接連通的,對于非對稱性的渦旋壓縮機結構,這種增焓通道會使得一腔的高壓氣體會通過該增焓通道膨脹到另外一腔,造成壓縮腔壓力內泄漏。如此使得壓縮機無法在不增焓的情況下工作,嚴重影響壓縮機正常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渦旋壓縮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增焓通道結構影響壓縮機在不進行增焓工況下正常使用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渦旋壓縮機,渦旋壓縮機包括:殼體;靜渦旋盤,設置在殼體內;動渦旋盤,可活動地設置在靜渦旋盤內,靜渦旋盤側壁和動渦旋盤側壁之間形成第一壓縮腔和第二壓縮腔;渦旋壓縮機還包括:增焓通道,包括相互連通的進氣通道和出氣通道,進氣通道設置在靜渦旋盤上,出氣通道設置在動渦旋盤上,出氣通道包括第一出氣通道和第二出氣通道,第一出氣通道和第二出氣通道分別獨立地與第一壓縮腔和第二壓縮腔連通,進氣通道交替不間斷地向第一壓縮腔和第二壓縮腔噴射制冷劑。
進一步地,增焓通道包括:靜盤增焓通道,設置在靜渦旋盤上,形成進氣通道;第一動盤增焓通道,設置在動渦旋盤上,第一動盤增焓通道的一端與靜盤增焓通道的出口端間歇地連通,第一動盤增焓通道的另一端與第一壓縮腔連通,形成第一出氣通道;第二動盤增焓通道,設置在動渦旋盤上,第二動盤增焓通道的一端與靜盤增焓通道間歇地連通,第二動盤增焓通道的另一端與第二壓縮腔連通,形成第二出氣通道。
進一步地,靜盤增焓通道包括:第一徑向通道,設置在靜渦旋盤上,第一徑向通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徑向通道的第一端用于通入制冷劑;第一軸向通道,設置在靜渦旋盤上,第一軸向通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軸向通道的第一端與第一徑向通道的第二端連通,第一軸向通道的第二端交替與第一動盤增焓通道或第二動盤增焓通道連通。
進一步地,第一動盤增焓通道包括:第一連通孔,設置在動渦旋盤上;第二連通孔,設置在動渦旋盤上;第二徑向通道,設置在動渦旋盤上,第二徑向通道通過第一連通孔與第一壓縮腔連通,第二徑向通道通過第二連通孔與第一軸向通道間歇地連通。
進一步地,第二動盤增焓通道包括:第三連通孔,設置在動渦旋盤上;第四連通孔,設置在動渦旋盤上;第三徑向通道,設置在動渦旋盤上,第三徑向通道通過第三連通孔與第二壓縮腔連通,第三徑向通道通過第四連通孔與第一軸向通道間歇地連通。
進一步地,在動渦旋盤運動時,靜盤增焓通道配置為具有與第一動盤增焓通道連通的第一工作狀態和與第二動盤增焓通道連通的第二工作狀態。
進一步地,增焓通道還包括:連通槽,連通槽設置在靜盤增焓通道上且位于與第一動盤增焓通道或第二動盤增焓通道連通的一端,連通槽的流通面積大于靜盤增焓通道的流通面積,連通槽任一時刻只與第一動盤增焓通道或第二動盤增焓通道連通。
進一步地,第一動盤增焓通道與第二動盤增焓通道各自單獨地設置在動渦旋盤上。
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壓縮機內設置增焓通道,具體地,將增焓通道的出氣通道設置為相互獨立地第一出氣通道和第二出氣通道,并使第一出氣通道與第一壓縮腔連通,第二出氣通道與第二壓縮腔連通。在進行增焓補氣時,通過增焓通道的進氣通道交替向第一壓縮腔和第二壓縮腔噴射制冷劑,如此能夠實現該通道的增焓補氣功能;并且,在壓縮機不需要增焓補氣時,由于第一出氣通道和第二出氣通道相互獨立,使得第一壓縮腔與第二壓縮腔不連通,如此能夠保證第一壓縮腔和第二壓縮腔之間的壓力差,進而保證該渦旋壓縮機的正常工作。同時,由于增焓通道交替不間斷地向壓縮腔內補氣增焓,能夠實現渦旋壓縮交替增焓結構下最大的補氣增焓量,有益于壓縮機的超低溫制冷。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3145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壓縮機的平衡結構和旋轉壓縮機
- 下一篇:壓縮機及其安裝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F04C 旋轉活塞或擺動活塞的液體變容式機械
F04C18-00 專門適用于彈性流體的旋轉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嚙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圓弧形傳送運動,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數量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嚙合式的,即具有與齒輪傳動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嚙合
F04C18-22 .內軸式,與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具有同方向的運動,或其中的一個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內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嚙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的運動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組中兩組或多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這些組中的某一組所包含的特征,還具有配合元件之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