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擺輪機構、機芯及鐘表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30711.1 | 申請日: | 2014-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499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1 |
| 發明(設計)人: | 川內谷卓磨;新輪隆;中島正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4B17/06 | 分類號: | G04B17/06;G04B1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黃綸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擺輪 機構 機芯 鐘表 | ||
本發明提供擺輪機構、機芯及鐘表,能夠使擺輪的轉動慣量變化而不會產生不平衡。擺輪機構(1)具有擺軸(4)、和繞擺軸(4)配置的擺輪,擺輪機構(1)的特征在于,其具備:第1輪緣(6),其構成擺輪,并具有到擺軸(4)的距離在繞擺軸的周向上變化的引導部(14);以及第2輪緣(18),其被配置成能夠沿著引導部滑動,并具有以擺軸為中心的能夠在徑向上彈性變形的彈性部(30)、和沿周向配置的多個配重部(28)。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搭載于鐘表的擺輪機構、含有擺輪機構的機芯及鐘表。
背景技術
作為機械式鐘表的調整步率的機構,已知無卡度游絲(例如,專利文獻1)。所謂無卡度游絲是使擺輪機構的轉動慣量變化來使振動周期變化,從而調整鐘表的慢和快的機構。擺輪機構的振動周期由式(1)表示。
根據擺輪機構的振動周期的式(1),若擺輪機構的轉動慣量大則擺輪機構的振動周期變長,若轉動慣量小則擺輪機構的振動周期變短。作為使轉動慣量變化的方法,一般使用配重,通過沿半徑方向移動配重來使轉動慣量變化。
在這樣的現有技術中,由于分別地調整多個帶螺釘的配重的位置,因此即便各個配重的移動量稍有不同,擺輪機構的重心也會從旋轉軸偏離,從而有可能擾亂立起姿勢時的擺輪機構的振動周期。
并且,已知使配重的位置沿著兼具有引導的作用的擺輪臂(あみだ)移動來調整轉動慣量的機構(例如,專利文獻2)。具有如下優點:配重的位置被配重位置限制部件限制,使該部件相對于擺軸旋轉,由此能夠使處于相對于旋轉軸對置的位置的配重移動相等的量。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7661875號公報
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2880570號公報
然而,在現有技術中,在配重和導軌之間以及配重和配重位置限制部件之間在制造時被迫存在間隙,由于該間隙,對置的配重的位置有可能偏離。當對置的配重的位置偏離時,擺輪機構的重心會從旋轉軸上離開,成為重心的位置偏離的不平衡狀態,從而有可能擾亂立起姿勢時的擺輪機構的振動周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擺輪機構、機芯及鐘表,其能夠使擺輪的轉動慣量變化而不會產生不平衡。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采用以下手段。
本發明的擺輪機構具有擺軸、和繞所述擺軸配置的擺輪,所述擺輪機構的特征在于,其具備:第1輪緣,其構成所述擺輪,并具有到所述擺軸的距離在繞所述擺軸的周向上變化的引導部;以及第2輪緣,其被配置成能夠沿著所述引導部滑動,所述第2輪緣具有以所述擺軸為中心的能夠在徑向上彈性變形的彈性部、和沿所述周向配置的多個配重部。
根據這樣的特征,能夠有效地抑制第1輪緣和具有配重部的第2輪緣之間的間隙并調整擺輪的轉動慣量,因此能夠抑制擺輪的不平衡。
并且,本發明的擺輪機構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輪緣具有利用所述彈性部的彈性變形而與所述第1輪緣接觸的接觸部,所述接觸部形成在所述配重部的附近。
根據這樣的特征,第2輪緣的彈性部僅與接觸部接觸,由此容易管理接觸部位,從而能夠進行配重部和擺軸之間的距離的嚴密的調整。
并且,本發明的擺輪機構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導部具有以下述方式傾斜的傾斜面:到所述擺軸的距離沿著以所述擺軸為中心的周向均勻地變化。
根據這樣的特征,在調整配重部和擺軸之間的距離時,能夠以同樣的變化率調整該距離,因此能夠可靠地確保期望的轉動慣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電子有限公司,未經精工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307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