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有吡蚜酮和殺蟲單的殺蟲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30696.0 | 申請日: | 2014-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426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許網保;虞國新;魏明陽;臧偉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天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3/707 | 分類號: | A01N43/707;A01P7/04;A01N4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呂鵬濤 |
| 地址: | 224631 江蘇省鹽***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有 吡蚜酮 殺蟲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同時含有吡蚜酮和殺蟲單的殺蟲組合物。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殺蟲劑進行科學復配,用以擴大殺蟲譜或者提高防治效果,得到廣泛運用。如用吡蟲啉與殺蟲單等復配的農藥已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
然而,由于吡蟲啉的抗性增長很快,隨著使用時間的積累,防治效果不斷下降,畝用藥量顯著增加,不但提高了農業生產成本,而且加大了對環境的影響。
特別是吡蟲啉不但有高抗性,而且還對自然界中傳播花粉的蜂群毒殺嚴重,因此減少了自然界中的蜂群傳播植物花粉,阻斷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繁殖鏈條,給自然生態多樣性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吡蟲啉能否能繼續使用,在農業管理部門和農藥生產部門產生了激烈的爭論。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發表公告稱,將重新設定吡蟲啉、啶蟲脒等煙堿類農藥的毒性判定標準。加拿大蟲害防治管理機構(PMRA)將對煙堿類殺蟲劑吡蟲啉的環境風險進行重新評審。美國環保署早在2009年就開始公開對煙堿類殺蟲劑吡蟲啉進行復審。巴西環保署(IBAMA)也將重新評估四個煙堿類殺蟲劑吡蟲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或延緩害蟲產生抗藥性,擴大害蟲防治范圍,做到一次施藥,兼治多種害蟲,提供一種殺蟲譜廣又具有增效作用顯著的殺蟲組合物。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
一種含有吡蚜酮和殺蟲單的殺蟲組合物,該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吡蚜酮和殺蟲單,其中吡蚜酮和殺蟲單的質量比為1:1~60。
本發明組合物中的吡蚜酮和殺蟲單的配比可根據具體施用情況在合理范圍內進行調整,例如吡蚜酮和殺蟲單二者的重量比為1:1~60、1:1~50、1:1~45、1:1~40、1:1~35、1:1~30、1:1~25、1:1~20、1:1~15、1:1~10、1:5~50、1:5~45、1:5~40、1:5~35、1:5~30、1:5~25、1:5~20、1:5~15、1:5~10、1:10~40、1:10~30、1:20~30等。在一些優選方案中,二者的重量比可以為1:55、1:50、1:45、1:40、1:39、1:38、1:37、1:36、1:35、1:34、1:33、1:32、1:31、1:30、1:29、1:28、1:27、1:26、1:25、1:24、1:23、1:22、1:21、1:20、1:19、1:18、1:17、1:16、1: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2:1等。
本發明組合物中有效成分吡蚜酮和殺蟲單的質量含量可以為1~99%,優選5~90%,進一步優選20~80%。
本發明的組合物可以以吡蚜酮和殺蟲單為有效成分,配以農藥助劑,制成農藥上可接受的劑型,例如可溶粉劑、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等。
本含有吡蚜酮和殺蟲單的殺蟲組合物可應用于防治鱗翅目害蟲或剌吸式口器害蟲對農作物蟲害方面,特別是應用于防治二化螟或稻飛虱對農作物蟲害方面。
吡蚜酮屬于吡啶類或三嗪類殺蟲劑,是全新的非殺生性殺蟲劑,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開發,該產品對多種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蟲表現出優異的防治效果。吡蚜酮對害蟲具有觸殺作用,同時還有內吸活性。在植物體內既能在木質部輸導也能在韌皮部輸導;因此既可用作葉面噴霧,也可用于土壤處理。由于其良好的輸導特性,在莖葉噴霧后新長出的枝葉也可以得到有效保護。
吡蚜酮的防治范圍有蚜蟲科、飛虱科、粉虱科、葉蟬科等多種害蟲,如甘藍蚜、棉蚜、麥蚜、桃蚜、小綠斑葉蟬、褐飛虱、灰飛虱、白背飛虱、甘薯粉虱及溫室粉虱等。適用于蔬菜、小麥、水稻、棉花、果樹等作物。
殺蟲單是人工合成的沙蠶毒素的類似物,進入昆蟲體內迅速轉化為沙蠶毒素或二氫沙蠶毒素。該藥為乙酰膽堿競爭性抑制劑,具有較強的觸殺、胃毒和內吸傳導作用,對鱗翅目害蟲的幼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屬仿生型農藥,對天敵影響小,無抗性,無殘毒,不污染環境,是綜合治理蟲害較理想的藥劑。該藥劑能有效地防治水稻、蔬菜、小麥、玉米、茶葉、果樹等作物上的多種害蟲,特別是對水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等有特效。對魚類生物低毒。
綜上所述,這兩種藥劑都是安全、高效、環保型農藥。但是兩者單獨使用時各有優缺點,如殺蟲單對鱗翅目害蟲如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效果好,對稻飛虱等剌吸式口器害蟲效果差,而吡蚜酮對刺吸式口器害蟲如稻飛虱、褐飛虱等表現出優異的防治效果,但對鱗翅目害蟲防治效果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天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天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3069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含有吡蚜酮和殺螟丹的殺蟲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對稱式低重心高架遙控植保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