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搖晃式收放料軋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25294.1 | 申請日: | 2014-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255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陸余圣;孫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陸余圣 |
| 主分類號: | B21B37/28 | 分類號: | B21B37/28;B21B38/04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25309 江蘇省泰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搖晃 式收放料 軋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軋制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搖晃式收放料軋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柔性軋制是指將組織性能在線優化控制技術應用于軋制過程,用同一種成分的坯料來生產不同性能的產品,簡化煉鋼和連鑄的操作和管理,利用對鋼材性能柔性的控制實現軋制生產的大規模定制。?其特點是可顯著降低生產工序成本,簡化煉鋼和連鑄的操作和管理,是未來鋼鐵生產技術的發展趨勢。
柔性軋制過程可用于生產厚度周期性改變的金屬帶。原本收卷的帶狀材料經送料輥滾動送出,然后進入軋輥間進行軋制,然后收卷于收料盤卷筒上,經過一定順序處理后,成為具有不同壁厚或隨必要幾何形狀變化的薄料卷材。帶材經過工作輥的軋制后可能存在相對于原始厚度50%的變化。由于帶材在送料輥上的時候是卷起的狀態,當帶材從送料輥開始展開時不能以一個比較平整的狀態開始軋制,這種初始狀態不僅存在帶材兩面的應力梯度,也會存在帶材兩側的應力梯度、翹曲度(鐮刀彎)。現有技術中可以通過很多卷筒的拉絞對帶材兩面的應力梯度進行釋放,但是帶材兩側的應力梯度、翹曲度(鐮刀彎)無法通過現有的結構進行排除,這樣就制約了帶材應用于更精密的場合。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測控方案來提高產品精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搖晃式收放料軋機及其使用方法。
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一種搖晃式收放料軋機,用于軋制金屬帶材,包括依次設置的送料輥、軋制機臺和收料輥,所述軋制機臺包括上下相對的工作輥,所述軋機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工作輥間距的控制中樞,所述工作輥的前部設有第一測厚裝置,所述工作輥的后部設有第二測厚裝置,所述第一測厚裝置和第二測厚裝置與所述控制中樞輸入端電連接,所述送料輥安裝于第一搖晃裝置上,所述第一搖晃裝置包括第一縱橫軌基座和活動設置于所述第一縱橫軌基座上方的第一搖晃機器人,所述第一搖晃機器人與所述控制中樞輸出端電連接。
具體的,所述送料輥與所述軋制機臺之間設有第一卷筒組件,所述第一卷筒組件包括可移動的第一上卷筒、第一下卷筒以及控制所述第一上卷筒和第一下卷筒相對姿態的第一備用量組件,所述第一備用量組件與所述控制中樞輸出端電連接。
具體的,所述收料輥安裝于第二搖晃裝置上,所述第二搖晃裝置包括第二縱橫軌基座和活動設置于所述第二縱橫軌基座上方的第二搖晃機器人,所述第二搖晃機器人與所述控制中樞輸出端電連接。
具體的,所述收料輥與所述軋制機臺之間設有第二卷筒組件,所述第二卷筒組件包括可移動的第二上卷筒、第二下卷筒以及控制所述第二上卷筒和第二下卷筒相對姿態的第二備用量組件,所述第二備用量組件與所述控制中樞輸出端電連接。
具體的,所述第一測厚裝置和第二測厚裝置采用雙向四方位激光測厚儀組件。
一種搖晃式收放料軋機的使用方法,帶材從第一搖晃裝置上的送料輥上引出,然后通過軋制機臺的工作輥之間軋制,然后帶材收卷于收料輥,位于工作輥兩側的第一測厚裝置與第二測厚裝置將采集帶材軋制前后的厚度、翹曲度(鐮刀彎)信息并傳輸給控制中樞,所述控制中樞控制第一搖晃機器人在第一縱橫軌基座上的位置,同時控制所述工作輥調整其壓力。
具體的,所述收料輥安裝于第二搖晃裝置上,所述控制中樞同時控制第二搖晃裝置調整收料輥的位置。
具體的,所述送料輥與所述軋制機臺之間設有第一卷筒組件,所述第一卷筒組件包括可移動的第一上卷筒、第一下卷筒以及控制所述第一上卷筒和第一下卷筒相對姿態的第一備用量組件,帶材以S形繞過所述第一上卷筒與第一下卷筒,所述控制中樞通過所述第一備用量組件調節所述第一上卷筒和第一下卷筒相對姿態。
具體的,所述軋制機臺與所述收料輥之間設有第二卷筒組件,所述第二卷筒組件包括可移動的第二上卷筒、第二下卷筒以及控制所述第二上卷筒和第二下卷筒相對姿態的第二備用量組件,帶材以S形繞過所述第二上卷筒與第二下卷筒,所述控制中樞通過所述第二備用量組件調節所述第二上卷筒和第二下卷筒相對姿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搖晃式收放料軋機及其使用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1、第一測厚裝置可以檢測到帶材軋制前的各向形態,其中包括帶材的翹曲度(鐮刀彎)形態,控制中樞通過其檢測信息判斷出帶材的側向應力梯度,這樣通過第一搖晃裝置的位置變化可以調整帶材以一個側向應力較為平衡的狀態進入工作輥之間,這樣軋制成型的產品可避免因為殘留應力而發生不良變形,提高了最終產品的精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陸余圣;,未經陸余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252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