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浮紋電子提花經編機的編織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23579.1 | 申請日: | 2014-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99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占洪;朱曉宏;陳玉都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潤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27/00 | 分類號: | D04B2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陳磊 |
| 地址: | 213145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提花 經編機 編織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經編機的編織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浮紋電子提花經編機的編織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浮紋電子提花經編機的編織機構,包括安裝在槽針床上的槽針,安裝在針芯床上的針芯,安裝在沉降床上的沉降片和安裝在脫圈針床上的脫圈針,以及具有至少一把地梳櫛、至少一把賈卡提花梳櫛和一把壓紗梳櫛的梳櫛機構,所述壓紗梳櫛的下端安裝有壓紗板;工作時,所述壓紗梳櫛的壓紗板將賈卡提花梳櫛上的參與和不參與提花編織的紗線向下壓入槽針內,并與針芯、沉降片、脫圈針及地梳櫛相互配合進行提花成圈編織。
這種結構的編織機構在工作時存在以下缺點:即不參與提花編織的紗線在成圈編織完成后成為織物表面浮紋圖案之間銜接的紗線,這些銜接紗線附著于織物表面,一方面導致織物表面的浮紋圖案不清晰,不精致,辨識度較低,另一方面增加了織物的克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在編織過程中除去不參與提花編織的紗線,使織物表面浮紋圖案之間無銜接紗線,從而使織物浮紋圖案更清晰和精致,并降低織物克重、延長槽針使用壽命的浮紋電子提花經編機的編織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這樣一種浮紋電子提花經編機的編織機構,包括安裝在槽針床上的槽針,安裝在針芯床上的針芯,安裝在沉降床上的沉降片,和安裝在脫圈針床上的脫圈針,以及具有至少一把地梳櫛、至少一把賈卡提花梳櫛和一把壓紗梳櫛的梳櫛機構,所述壓紗梳櫛的下端安裝有壓紗板;工作時,所述壓紗梳櫛的壓紗板將賈卡提花梳櫛上的參與和不參與提花編織的紗線向下壓入槽針內,并與針芯、沉降片、脫圈針及地梳櫛相互配合進行提花成圈編織,該編織機構還包括將所述壓入槽針內的不參與提花編織的紗線切斷的紗線切斷裝置,以及將所述切斷的紗線清理出槽針的斷紗清理裝置。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的紗線切斷裝置包括用于將不參與提花編織的紗線選擇出來的選針器、用于將不參與提花編織的紗線勾住的選紗器、用于將勾住的紗線進行切斷的剪切機構以及傳動機構。
所述選針器包括底座和若干個壓電陶瓷片、推針片以及導線;所述壓電陶瓷片相互間隔一定距離、平行地固定安裝在所述底座上,且各壓電陶瓷片分別與所述導線電連接,在所述底座上開設有若干個相互間隔一定距離、平行布置的凹槽,所述推針片置于所述凹槽與壓電陶瓷片之間,且各推針片的下端分別嵌裝在所述凹槽內,各推針片的上端分別與一個對應的壓電陶瓷片固定連接。
所述選紗器包括安裝座、吸紗管座、頂板以及若干個導向片、鉤針片和彈簧;所述安裝座的前端開設有若干個間隔布置的通孔,所述吸紗管座上開設有一個吸紗通孔,所述安裝座固定安裝在經編機的機架上,所述吸紗管座與安裝座固定連接,所述頂板與吸紗管座固定連接,且頂板與吸紗管座之間設有吸紗通道,該吸紗通道置于所述賈卡提花梳櫛與槽針之間,所述導向片相互平行、間隔地安裝在安裝座與吸紗管座之間,所述各鉤針片滑動地安裝在相鄰兩個導向片之間,在每個所述鉤針片的前端均固定有一個鉤針,且各鉤針分別插入安裝座前端的通孔內,在每個鉤針片的后端均固定有一個滑板,且各滑板的下端分別嵌裝在所述選針器的凹槽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鉤針片相抵,彈簧的另一端與導向片相抵。
所述選針器有若干個且沿水平方向并列排列在一起,所述選紗器有若干個且沿水平方向并列排列在一起。
所述剪切機構包括動刀片、定刀片、動刀片支承座、定刀片支承座以及驅動裝置;所述動刀片安裝在所述動刀片支承座上,所述定刀片安裝在所述定刀片支承座上,所述定刀片支承座固定安裝在經編機的機架上,在所述動刀片的上端開設有若干個供紗線穿過的第一凹槽,在所述定刀片的上端開設有若干個供紗線穿過的第二凹槽,所述動刀片與定刀片貼合配合,且所述動刀片上端的第一凹槽與定刀片上端的第二凹槽相對設置,所述貼合配合的動刀片和定刀片置于所述吸紗通道與槽針之間,所述動刀片支承座由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沿水平方向作往復直線運動。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凸輪、凸輪輸出桿、第一擺臂、擺動主軸、第二擺臂、連桿、搖桿和連接座;所述凸輪固定安裝在經編機油箱內的傳動主軸上,所述凸輪輸出桿的下端通過滾子與凸輪相抵,凸輪輸出桿的上端與第一擺臂的下端轉動連接,第一擺臂的上端與所述擺動主軸固定連接,所述擺動主軸轉動地安裝在經編機的機架上,所述第二擺臂的上端與所述擺動主軸固定連接,第二擺臂的下端與所述連桿的左端轉動連接,連桿的右端、連接座的左端分別與所述搖桿的下端轉動連接,搖桿的上端與經編機的機架轉動連接,連接座的右端與所述選針器的底座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潤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潤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235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氨綸布料漂白機
- 下一篇:一種用于2.5D結構立體織物成型的開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