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小兒腹脹腹疼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21648.5 | 申請日: | 2014-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245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賀懷珠;孟倩;陳鳳霞;郭云芬;高倩;劉新蓮;孫秀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陰縣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00;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 地址: | 2504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小兒 腹脹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小兒腹脹腹疼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腹脹腹疼屬現代西醫學急性胰腺炎、過敏性紫癜,腹型癲病、神經官能癥、腸系膜淋巴結炎等,西醫對器質性病變如闌尾炎、腸梗阻、胰腺炎等療效好,對于功能性腹疼辦法不多。目前中醫治療小兒腹脹腹疼,通常使用補脾和胃的藥物,而且使用的主要是內服藥物。如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可溫中健脾,主要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但是,簡單使用補脾和胃藥物效果并不顯著,其僅對脾胃不和的腹脹有效,并且內服中藥有其固有的缺點,如口感差、量大,從而導致患者接受度較低,特別是小兒內服中藥更加困難。同時,由于口服藥物將不可避免的在體內產生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使得患者不愿意使用這些藥物。我們經過不斷探索辨證治療本病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得出了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特別是通過外用,即皮膚給藥,克服了內服中藥固有的缺陷,治療小兒腹脹腹疼具有見效快、療效顯著、治愈率高的特點;而且還制作方法簡單,特別是給小兒用藥更加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小兒腹脹腹疼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治療小兒腹脹腹疼不但能見效快、療效顯著、治愈率高,而且還制作方法簡單,特別是給小兒用藥還能更加方便。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小兒腹脹腹疼的藥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制成:吳茱萸10—15、肉桂10—15、草豆蔻10—20、畢拔10—15、白芷10—15、白芍10-12、胡椒10—15、小茴香10—15、枳實10—15、肉豆蔻10—15、厚樸5—10、炙甘草3—9、人參3—6、丁香9-12、干姜6-9。
優選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配比是:吳茱萸12、肉桂12、草豆蔻15、畢拔13、白芷13、白芍10、胡椒14、小茴香14、枳實13、肉豆蔻13、厚樸6、炙甘草6、人參5、丁香10、干姜8。
本發明治療小兒腹脹腹疼藥物的優選制劑劑型為貼劑。
一種治療小兒腹脹腹疼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貼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A、按上述原料重量份數配比分別稱取:吳茱萸、肉桂、草豆蔻、畢拔、白芷、白芍、胡椒、小茴香、枳實、肉豆蔻、厚樸、炙甘草、人參、丁香、干姜備用;
B、將步驟A配好的各原料藥混合用文火炒至微焦,涼后研成粉末過100目篩備用;
C、使用時每次取步驟B過100目篩的藥粉4-5g,并用醋或生姜汁調和制作為藥餅。
使用方法:將本發明制作的所述藥餅貼敷于神闕穴、中脘穴6—8小時,一日一次,連用3-5日;貼敷期間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慎飲食,防止暴飲暴食,以免損傷脾胃元氣。
一、發明的處方依據、處方原則
發明人認為:本發明通過采用現代科學研究的前沿手段,以中醫辯證理論參照中藥藥理研究,即嚴格遵從中醫的理法方藥辯證體系,又強調以西醫的病因病理為基礎,結合中藥有效化學成分,根據中藥藥理、藥效即藥代動力學基礎深入探討中醫治療規律,探討中醫治療規律。根據腹疼發病以寒邪內阻、氣灌氣滯、中虛臟寒、飲食積滯為主要病理機制,結合中藥藥理、功效,選用的中藥能濕中散寒、溫中補虛、和里緩急、消食導滯為主。
二、各原料藥物的作用與機理
吳茱萸:性味熱,味道辛、苦,治療脾胃虛寒、胃氣上逆、缺乏食欲、小腹抽搐、疼痛;同時也具有通經絡,止痛,暖脾胃及健胃作用。
肉桂: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同時桂皮油有強大殺菌作用,對革蘭氏染色剛性菌的效果比陰性者好,外敷還可治療胃痛、胃腸脹氣絞痛。
草豆蔻:辛,溫。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燥濕健脾;治心腹冷痛,痞滿食滯,噎膈反胃,寒濕吐瀉,痰飲積聚。
蓽撥:溫中散寒、下氣止痛;蓽撥所含的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蠟樣芽胞桿菌、結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沙門氏菌T和B、卵黃色八疊菌等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白芷:具有有明顯的解熱作用、解痙作用、抗菌作用;白芷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人型結核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白芍:調節機體免疫系統;白芍對肝臟有保護作用,對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芍藥甙有顯著的鎮痛效果;白芍對志賀氏痢疾桿菌有抑菌作用、對某些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胡椒:溫中,下氣,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積,脘腹冷痛,反胃,嘔吐清水,泄瀉,冷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陰縣中醫醫院;,未經平陰縣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216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