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實現4G LTE小區間切換測量的系統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21621.6 | 申請日: | 2014-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022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領;喻大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世紀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8 | 分類號: | H04W24/08;H04W36/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 地址: | 519085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實現 lte 區間 切換 測量 系統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實現4G LTE小區間切換測量的系統,包括天線、4G LTE切換測量裝置和計算機。所述天線從4G LTE空口接收無線信號并傳送給所述4G LTE切換測量裝置進行信號解調。所述4G LTE切換測量裝置包括LTE服務小區空口解調模塊、LTE鄰小區空口解調模塊和通信模塊;所述通信模塊除與所述計算機連接、接收來自所述計算機的切換控制命令之外,還把所述LTE服務小區空口解調模塊和所述LTE鄰小區空口解調模塊的輸出結果以無線連接或有線連接方式發送給所述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與數據呈現。所述計算機中包含用戶交互模塊和切換控制模塊。利用本發明,可以通過所述4G LTE切換測量裝置來監測4G LTE終端在同頻或異頻4G LTE網絡與之間的真實切換狀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4G LTE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實現4G LTE小區間切換測量的系統及裝置。
背景技術
根據市場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開通了4G LTE網絡,至少300多個4G LTE網絡投入實際商用。其中,商用4G LTE網絡的10%以上是TD-LTE模式,其余為FDD LTE模式。
LTE采用的核心技術是正交頻分復用(OFDM),其基本原理是將需要傳輸的串行數據流分解為若干個較低速率的并行子數據流,再將它們各自調制到相互正交的子載波上,最后合成輸出的數據速率與串行數據流分解前的速率相同。OFDM主要的優點是頻譜利用率高,可消除或減小碼間干擾,采用跳頻方法選用正交子載波具有很好的抗窄帶干擾能力,采用自適應調制方案在頻譜利用率和誤碼率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LTE的核心網(CN)是一個基于全IP的網絡,整個LTE網絡架構更加扁平化。與3G系統相比,LTE無線接入網沒有了RNC,因此LTE取消了軟切換,因為軟切換使用宏分集技術,需要RNC設備的支持,需要在NodeB網絡上層添加RNC節點,這樣不利于網絡的扁平化,不利于運營商減小運營成本,也不利于端到端時延的降低。
LTE使用硬切換,由于網絡結構的扁平化端到端時延降低,新無線鏈路建立的時間大大縮短,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不采用軟切換的不利影響。
4G LTE的切換過程都會被分為4個步驟:測量、上報、判決和執行。接收功率、誤比特率和鏈路距離都能夠作為測量標準從而進行理論上的估計和相應的處理。
從移動運營商的角度,4G LTE網絡的建設與質量優化都必須解決好現網下的小區間切換問題,保證商用終端的切換成功率,提高用戶滿意度,降低用戶投訴。
傳統的LTE路測系統使用專用的LTE路測終端進行LTE小區間的切換測試,這種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點:
(1) LTE路測終端僅測量小區間切換的成功率,即切換的結果,而無法提供切換失敗時的詳細信息以幫助技術人員定位與排查空口問題。由于LTE空口技術的復雜性,小區間切換問題的定位和解決往往需要同時觀察LTE終端在服務小區和鄰小區之間的詳細切換過程。
(2) LTE路測終端的測試結果,不能代替LTE商用手機的實際切換效果。因為LTE商用手機在射頻設計與工業設計上有很大差異。
(3) LTE業務的性能與用戶體驗,不但取決于LTE網絡性能,而且與LTE商用手機的性能緊密相關。LTE業務在移動條件下需要一個長期優化和持續優化的過程。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LTE終端在小區間切換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從4G LTE空口同時捕獲當前服務小區和鄰小區的LTE上、下行數據來客觀呈現LTE終端在小區間切換時的真實通信狀況,可對任何LTE網絡或LTE終端廠家進行監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實現4G LTE小區間切換測量的系統及裝置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實現4G LTE小區間切換測量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線、4G LTE切換測量裝置和計算機,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世紀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世紀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216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