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樹丫上栽培鐵皮石斛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21057.8 | 申請日: | 2014-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41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明(設計)人: | 倪石壽;周德廣;吳英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綠健神農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558200 貴州省黔南***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樹丫 栽培 鐵皮 石斛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皮石斛栽培方法,尤其是在樹丫上栽培鐵皮石斛的方法。
背景技術
鐵皮石斛是我國傳統常用的名貴中草藥,其味甘淡、性微寒,有滋陰養胃、清熱生津功效,主要對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等疾病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其藥用價值極高,因此,市場需求量極大;鐵皮石斛為蘭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野生的鐵皮石斛常附生于有苔蘚植物的石灰巖石上或樹上,并靠吸收附主的水分和養分來生長,野生的鐵皮石斛主要是靠種子繁殖,通過風媒或蟲煤傳播,自然繁殖能力低,生長緩慢,且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苛刻,出苗成活率極低,加上近些年來,由于人們對鐵皮石斛野生資源的毀滅性采挖,使野生鐵皮石斛瀕臨滅絕,野生的鐵皮石斛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在樹丫上栽培鐵皮石斛的方法,實施本發明不用捆綁樹干,不影響樹木正常生長,完全按照鐵皮石斛的生長習性來培養,營造適合野生鐵皮石斛生長的環境,所生產的鐵皮石斛的品質和野生鐵皮石斛幾乎沒有區別,可實現人工仿野生大規模栽培鐵皮石斛,使野生資源得以有效的保護,以便滿足市場需求。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其特征在于:選擇樹冠茂盛以及樹丫較多的樹木,在其樹丫上栽培鐵皮石斛,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栽培基質:將經過粉碎的馬尾松樹皮30%、粘土40%、蠶糞15%以及米糠15%混合在一起,然后經發酵消毒即成為栽培基質;
(2)、用網袋分裝栽培基質:所述網袋為尼龍絲網袋,其網孔直徑為1至2cm,將300至500g的栽培基質裝入網袋中,在已裝好的栽培基質的中心預留直徑為8cm的凹坑;
(3)、制備栽培袋:以5至10株鐵皮石斛種苗為一叢,將一叢鐵皮石斛種苗根部放入預留的凹坑中,上面覆蓋栽培基質即成為栽培袋;
(4)、定植:選用樹干直徑大于20cm以上且生有樹丫的樹木,將栽培袋放在樹丫上,并且用尼龍繩將栽培袋綁牢在樹枝上,一個樹丫放一個栽培袋;
(5)、消毒:定植后用多菌靈1500倍液噴灑栽培基質,視栽培基質濕透為止,并且在樹干基部涂抹石灰漿;
(6)、管理:栽培后的半年內,晴天隔2至3天灑水一次,半年后不用護理,任其自然生長。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樹丫上栽培鐵皮石斛,不用捆綁樹干,不影響樹木正常生長,完全按照鐵皮石斛的生長習性來培養,營造適合野生鐵皮石斛生長的基本生存環境,所生產的鐵皮石斛的品質和野生鐵皮石斛幾乎沒有區別,可實現人工仿野生大規模栽培鐵皮石斛,這樣不僅使野生資源得以有效的保護,又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具體實施方式:選擇樹冠茂盛以及樹丫較多的樹木,最好選擇成片的樹林,以便人工仿野生大規模栽培鐵皮石斛,選用樹干直徑大于20cm以上且生有樹丫的樹木,將栽培袋放在樹丫上,并且用尼龍繩將栽培袋綁牢在樹枝上,每一棵樹木會有若干個樹丫,一個樹丫只能放一個栽培袋,利用樹丫的天然條件,能夠很好地托住栽培袋,甚至不用綁緊都不會掉落,為了防止蝸牛等害蟲爬樹吃食鐵皮石斛,可以在樹干基部涂抹石灰漿,一般幾個月后鐵皮石斛的根就會牢牢地附在樹皮上,為了使人工栽培的鐵皮石斛品質近似野生,所以后期不用施肥,不用護理,任其自然生長,但這樣鐵皮石斛的成熟期稍微延長,至少20個月才可以采收,但長出的鐵皮石斛品質與野生無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綠健神農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貴州綠健神農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2105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