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調頻接收機中的載波頻偏估計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12246.9 | 申請日: | 2014-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182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3 |
| 發明(設計)人: | 宋揮師;雷海燕;仲智剛;昆侖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半導體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5/02 | 分類號: | H04L25/02;H04L25/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紅爽;栗若木 |
| 地址: | 10009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波頻偏估計 載波頻偏 調頻接收機 輸出信號 輸出信號轉換 載波頻偏補償 調頻系統 頻域信號 時域信號 濾除 頻偏 更新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調頻接收機中的載波頻偏估計方法及系統,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根據當前估計的載波頻偏值對輸入時域信號進行載波頻偏補償;步驟S2:濾除所述步驟S1的輸出信號的帶外干擾;步驟S3:將所述步驟S2的輸出信號轉換為頻域信號;步驟S4:根據所述步驟S3的輸出信號,進行載波頻偏估計,得到載波頻偏值,用所述載波頻偏值更新所述當前估計的載波頻偏值。本發明公開的調頻接收機中的載波頻偏估計方法及系統,能夠解決現有技術無法對付調頻系統存在較大載波頻偏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調頻接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調頻接收機中的載波頻偏估計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盡管數字系統無線接收裝置的使用率在提高,但模擬調頻(FM,FrequencyModulation)系統的FM接收機(俗稱收音機)仍很流行,而且越來越多地出現于手機及其它電子手持裝置(諸如MP3播放器)中。其中,立體聲FM廣播是現在使用的主流格式。
為了保證立體聲廣播與僅具有一個揚聲器的單聲道接收器相兼容,以允許單聲道接收器也可以接收立體聲廣播的一部分聲音信號,立體聲廣播標準規定了如圖1所示的發射信號頻譜圖。其中,對于單聲道FM廣播標準來說,發射信號只占0Hz~15KHz的頻段,在此頻段內發射單聲道廣播信號。而對于立體聲FM廣播標準來說,在0Hz~15KHz的頻段內,發射的廣播信號是左右聲道的和信號(L+R),因此采用單聲道接收機接收立體聲廣播信號時,實際接收的是左右聲道的和信號(L+R)。具體來說,除了承載左右聲道和信號(L+R)的主信道外,立體聲廣播信號還包括19KHz的導頻信號,以及承載左右聲道差信號(L-R)的副信道(位于23KHz~53KHz的頻段內,為雙邊帶抑制載波(DSBSC,Double Side Band SuppressedCarrier)信號)。發射19KHz導頻信號的目的是輔助左右聲道差信號(L-R)的解調,因為左右聲道差信號(L-R)以38KHz為中心,在接收端恢復出19KHz信號后,通過倍頻即可獲得38KHz信號,再進一步對L-R信號進行解調。
眾所周知,若要正確接收無線信號,必須首先準確知道該無線信號所處的射頻(RF,Radio Frequency)頻點,即中心頻率和帶寬,FM系統亦如此。接收FM信號,必須先確定FM信號的中心頻點。但實際上,FM發射信號的中心頻點和FM接收機設定的接收信號的中心頻點往往存在差別,尤其目前存在許多便攜式FM發射機,其頻率精度較差。我們稱FM發射信號的中心頻點和FM接收機設定的接收信號的中心頻點之間的偏差為載波頻偏。
當然,如果載波頻偏較小(如<500Hz),其導致的負面效果較小;但如果載波頻偏較大,如大于3KHz,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十分明顯的,將會直接導致FM接收機的接收性能下降,包括例如引入帶外干擾、破壞信號完整性,導致信號質量估計出現錯誤等等。因此,非常有必要消除載波頻偏帶來的負面效果。
目前調頻接收機對付載波頻偏的一般做法如下:輸入的時域信號先經信道濾波器濾除帶外干擾,然后轉換為頻域信號,最后直接用帶陷濾波器(Notch filter)直接將直流去除。這樣做的原理是,載波頻偏在頻域中表現為直流分量,直接采用Notch filter可將直流分量消除。
目前的上述做法適用于FM系統存在較小的載波頻偏,而當FM系統表現出較大的載波頻偏時,上述方法就失效了。這是因為,載波頻偏是發射機和接收機之間的載波偏差,并非僅由接收機決定,因而無法事先確定帶陷濾波器的深度和強度;并且,由于FM發射機多種多樣,因此載波頻偏的取值也會不確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調頻接收機中的載波頻偏估計方法及系統,用來解決現有方案無法對付調頻系統存在較大載波頻偏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半導體設計有限公司,未經大唐半導體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1224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