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側入式背光模組與其導光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11966.3 | 申請日: | 2015-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010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健君;陳志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茂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8/00;G02B6/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強;楊東明 |
| 地址: | 21515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入式 背光 模組 與其 導光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光板,且特別涉及一種側入式背光模組的導光板。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趨勢的需求及限制,許多發光產品朝向短小輕薄的外型發展,使得發光產品內的背光模組也逐漸朝向薄型化而縮小導光板的厚度。背光模組的導光板包含出光面、與出光面平行的反射面、與出光面垂直的若干個入光側面。背光模組的光源包含多個發光二極管。發光二極管間隔排列于其中一入光面,發光二極管的光線從入光面進入導光板,并受到導光板的引導后,而均勻地分布于出光面,成為背光模組的面光源。
然而,由于這些間隔排列的發光二極管具有一預定之光發散角,且相鄰的發光二極管之間存在間隙,因此,當發光二極管發射光線進入導光板后,導光板的出光面鄰近其入光面處且對應各發光二極管與各間隙之相應位置容易產生明顯間隔排列之光學亮點(hot?spot)與暗區,導致背光模組的面光源的光學效果欠佳,以及整體光利用效率與均勻度的降低。
常見的解決方式是在發光產品的對應位置設置遮光外框,使得遮光外框遮蔽這些光學亮點與暗區。然而,遮光外框無法全面地遮蔽這些光學亮點與暗區,消費者仍可能在發光產品稍作傾斜時,從遮光外框的側邊看到這些光學亮點與暗區。
由此可見,上述導光板仍存在不便與缺陷,而有待加以進一步改良。因此,如何能有效地解決上述不便與缺陷,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也成為當前相關領域亟需改進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傳統的背光模組中面光源的光學效果欠佳,以及整體光利用效率與均勻度的降低的缺陷,提供一種側入式背光模組與其導光板。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側入式背光模組,其特點在于,包含:
一導光板,包含:
一透光板體,包含一入光側面與一鄰接該入光側面的出光面,該出光面分為一面光源區域與一圍繞該面光源區域的環繞區;
一第一微結構圖案,分布于該面光源區域內;以及
多個第二微結構圖案,位于該環繞區內,且沿該入光側面線性排列;
以及
一光源,包含:
一基板;以及
復數個點光源,線性排列于該基板上,且間隔地面對該入光側面,其中任意兩個相鄰的該些點光源之間定義有一間隔區域,且每一該些第二微結構圖案對齊該些間隔區域其中一個;
其中每一該些第二微結構圖案的外型是由一橢圓沿其短軸剖半的炮彈形,該炮彈形具有一直線與一弧線,該弧線的二末端分別連接該直線的二末端以分別形成二相對的末端交點,該弧線的一凸弧頂點較該些末端交點更接近該第一微結構圖案,且該直線的長度等于任意兩個相鄰的該些點光源之間的距離。
較佳地,每一該些點光源具有一50%光強度的包絡線,任意兩個相鄰的該些點光源的該些包絡線具有一光相交點,該光相交點恰通過該炮彈形的該凸弧頂點。
較佳地,每一該些點光源具有一50%光強度的包絡線,任意兩個相鄰的該些點光源的該些包絡線具有一光相交點,該光相交點恰通過該橢圓的一焦點,其中該焦點位于該炮彈形內。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導光板,其特點在于,包含:
一透光板體,包含一入光側面與一鄰接該入光側面的出光面,該出光面分為一面光源區域與一圍繞該面光源區域的環繞區;
一第一微結構圖案,分布于該面光源區域內;以及
復數個第二微結構圖案,位于該環繞區內,且沿該入光側面線性排列;
其中每一該些第二微結構圖案的外型是由一橢圓沿其短軸剖半的炮彈形,該炮彈形具有一直線與一弧線,該弧線的二末端分別連接該直線的二末端以分別形成二相對的末端交點,該弧線的一凸弧頂點較該些末端交點更接近該第一微結構圖案,且該直線的長度等于該橢圓的短軸的長度。
較佳地,該環繞區的一寬度等于該橢圓的一長軸長度的一半。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導光板,以一入光側面接收復數個間隔排列的點光源,進而構成一側入式背光模組,其特點在于,該導光板包括:
一透光板體,包括一面光源區域與一過渡區域,該過渡區域呈狹長狀,且位于該面光源區域與該入光側面之間;
一第一微結構圖案,分布于該面光源區域內;以及
復數個第二微結構圖案,每一該些第二微結構圖案是呈將一橢圓沿其短軸剖半的炮彈形,位于該過渡區域內,且與間隔排列的該些點光源互相交錯設置;
其中,當間隔排列的該些點光源發光時,該些第二微結構圖案在任意兩個間隔排列的該些點光源之間形成偽光源,進而淡化光學亮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茂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茂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119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