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煙快速檢測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10410.2 | 申請日: | 2014-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88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呂耀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博宇散熱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504 | 分類號: | G01N21/35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韓敏 |
| 地址: | 300301***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煙 快速 檢測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屬于環保測量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對油煙的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在飲食行業中,每天要排放大量油煙,其中含有大量的食用油微粒,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為了減小和控制這種污染,就要對煙氣的油煙排放量進行測量?,F有技術中,尚無油煙濃度和流量的現場時實測量方法。相近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采用等速取樣法,隨機提取煙道中的油煙成分,通過有機溶劑萃取濃縮,再利用一定的物理、化學手段間接測量出煙氣中油煙的濃度。該方法操作煩瑣,設備復雜,不能進行時實測量,也無法進行現場測量,影響了環境監測的可靠性。
二是比色管法,其原理是在密封的比色管中放入對油有顯色反應的試劑,在煙道中打開密封比色管,試劑根據油的濃度出現不同的顏色,通過目測對比標準顏色板,估計出油的濃度。其缺點是精度差,相對誤差在±20%以上,同時無法測量油煙流量,不便實現總量收費。
發明內容
根據環境監測單位對飲食業油煙排放監測的需要,并針對目前采用的監測手段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創造的目的在于提供油煙快速檢測設備,以實現現場油煙累計總量快速精確測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創造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油煙快速檢測設備,包括前端測試設備、紅外線光度測量儀、微電腦處理器和信息輸出及顯示設備,所述前端測試設備和紅外線光度測量儀的數據傳遞給微電腦處理器,經過分析處理后將最終結果傳遞給信息輸出及顯示設備;所述前端測試設備包括溫度傳感器、速度傳感器和煙霧濃度記錄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還連接有存儲器,所述存儲器用于保存所述溫度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記錄的相關數據,并傳遞給微電腦處理器。
所述紅外線光度測量儀包括濾光片、紅外線發射器和紅外傳感器。
所述煙霧濃度記錄器為板式提取片。
所述板式提取片位于紅外線發射器和濾光片之間,所述紅外線發射器對板式提取片發出脈動紅外線,透過板式提取片的紅外線最后射向紅外傳感器,紅外傳感器將結果輸出到微電腦處理器。
所述的濾光片為可調波長濾光片組。
所述的濾光片組上包括有多個濾光片,分別為可透過3.4μm、3.8μm、3.1μm、2.2μm等波長的濾光片。
所述紅外線發射器和紅外傳感器之間還設置有斬光器。
這種油煙排放總量測定儀器,除可用于測量飲食業油煙排放總量外,也可以用于其它行業,具有如下優點:
(1)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高,使用時將前端測量儀固定于煙道上,提取片插入煙道中放置一定時間,然后將提取片放入測量主機中并將測得的溫度、流速數據輸入測量主機中即可通過微電腦處理器得到分析數據。
(2)測量準確,通過測定提取片上油的吸光度來測度煙氣中油氣的量,并能自動扣除水分、二氧化碳及固體顆粒等雜質的影響。
(3)通過測定煙氣流速及溫度,可實現某時間段內的總量測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創造的原理示意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創造的前端測量儀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的前端測量儀的俯視圖;
圖中:
1、提取片,2、夾式夾持裝置,3、伸出桿,4、觸力傳感器,5、溫度傳感器,6、機體,7、煙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創造的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創造的油煙快速檢測設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用于測量煙道煙氣流速及提取油氣微顆粒的前端測量儀,包括一個機體6,一個鉸接在機體6上的伸出桿3,機體6上的一個觸力傳感器4將伸出桿3頂住,伸出桿3另一端通過一個夾持裝置2夾持有一個板式提取片1,另外還有一個與測量儀的機體連接的溫度傳感器5。
另一部分為進行分析處理的測量主機,包括一個紅外線發射器發生器、紅外傳感器、斬光器、信號處理電路及微電腦處理器(即為cpu,此處集成化處理),紅外傳感器通過信號處理電路連接于微電腦處理器,在紅外傳感器與紅外線發射器發生器之間有斬光器及可調波長濾光片組,濾光片組有至少一個濾光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博宇散熱器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博宇散熱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104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