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整流濾波電路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09905.3 | 申請日: | 2014-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827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勵小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安電氣集團浙江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7/04 | 分類號: | H02M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曉華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整流 濾波 電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開關電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整流濾波電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整流濾波電路通常用于把交流電能轉換為直流電能,大多數整流濾波電路由變壓器、整流電路和濾波器等組成。參見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常常規整流濾波電路的原理框圖,由市電經變壓器降壓為低壓交流電,再經過全橋整流,成為直流紋波電壓,而后依靠電容來濾波得到直流平波電壓。
這種常規整流濾波電路在整流電路之后直接連接濾波電容,由于濾波電容具有峰值保持的特性,其上的穩壓值一般接近交流輸入的峰值電壓,因此只能在交流輸入電壓大于該穩壓值時,才能對濾波電容充電;在后級加負載后的情況下,整流濾波電路上表現為接近交流輸入電壓波形的峰值附近有非常集中的高密度高能量電流通過,后級的全時區電流都只能在該短時間內得到補充。換句話說,后級的全時區電流被擠在該短時間內全額補充,后級電容只起到蓄能放電平滑的作用(不能提供有功電流),表現為電流幅值的擠高和負載電流波形的頻率的擠高。另外,在該短時電流區外,電源只能依靠電容的儲能提供,表現為電壓的下降,從而造成了紋波。同時由于大部分時間依靠電容的儲能供電,電源的特性主要呈現為電容型特性,尤其是瞬時大電流脈沖特性非常差。
在各種電源應用中,不管其后續電路采用了何種降壓穩壓措施,從電流的通路角度講,整個電路的特性都將受到該整流濾波電路特性的瓶頸限制。
故,針對目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實有必要進行研究,以提供一種方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整流濾波電路及其控制方法,將輸入交流電壓通過整流電路整流之后先經降壓穩壓電路處理,再經濾波電路輸出直流電壓,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新型整流濾波電路,所述新型整流濾波電路至少輸入一路交流電壓以及至少輸出一路直流電壓,單路輸出的新型整流濾波電路包括整流電路、降壓穩壓電路和濾波電路,其中,
所述整流電路與交流電壓輸入相連接;
所述降壓穩壓電路與所述整流電路和濾波電路相連接,用于將所述整流電路輸出電壓降壓并穩壓至一定電壓值后再經濾波電路輸出直流電壓。
優選地,所輸入的交流電壓為三相交流電壓時,單路輸出的新型整流濾波電路包括整流電路、降壓穩壓電路和濾波電路,其中,所述整流電路為三相整流電路,每相整流輸出都接一所述降壓穩壓電路,每相回路的降壓穩壓電路的輸出端并接后與所述濾波電路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新型整流濾波電路輸出多路直流電壓時,由多個所述單路輸出的新型整流濾波電路并接組成。
優選地,所述降壓穩壓電路采用線性穩壓電源芯片實現。
優選地,所述降壓穩壓電路還包括與所述線性穩壓電源芯片并接的擴流電路,所述擴流電路用于增加所述線性穩壓電源芯片的輸出電流。
優選地,所述線性穩壓電源芯片為LM317或LM337。
優選地,電源芯片LM317、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一變阻器RW1、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第四二極管D4、第一三極管Q1和第二三極管Q2,其中,交流輸入的一端與所述第二二極管D2的正端相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D2的負端與第四二極管D4的正端和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相連接,所述第四二極管D4的負端與第四電阻R4的一端和第一三極管Q1的發射極相連接,所述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電阻R5的一端共同與所述電源芯片LM317的第三引腳相連接,所述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相連接,所述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與第六電阻R6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和第七電阻R7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三極管Q2的發射極、第三電容C3的正端、第三三極管D3的負端、第二電阻R2的一端和電源芯片LM317的第二引腳相連接作為直流輸出端正極;所述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與電源芯片LM317的第一引腳、第三二極管D3的正端、第一電阻R1的一端、第一電容C1的正端和第二電容C2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變阻器RW1的變阻端相連接,所述第一變阻器RW1的另一端、低一電容C1的負端、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第三電容C3的負端、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以及交流輸入的另一端共同與地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安電氣集團浙江電氣有限公司;,未經天安電氣集團浙江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099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