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防治地下害蟲的肥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808907.0 | 申請日: | 2014-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74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譚凌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譚凌暉 |
| 主分類號: | C05G3/02 | 分類號: | C05G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0060 甘肅省***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地下害蟲 肥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病蟲害防治和肥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可防治地下害蟲 的肥料。
背景技術
地下害蟲是一生或一生中某個階段生活在土壤中為害植物地下部分、種子、 幼苗或近土表主莖的雜食性昆蟲,種類很多,主要有螻蛄、蠐螬、金針蟲、地老 虎、根蛆、根蝽、根蚜、擬地甲、蟋蟀、根蚧、根葉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 蟻等10多類,共約200余種,分屬8目36科,在中國各地均有分布;發生種 類因地而異,一般以旱作地區普遍發生,作物等受害后輕者萎蔫,生長遲緩, 重的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斷壟,以致減產;有的種類以幼蟲為害,有的種類成蟲、 幼(若)蟲均可為害。
目前對于地下害蟲的防治,采用農藥防治;在播種時用農藥拌種來防治地 下害;對于苗期危害的害蟲,采用農藥灌根的方法;或者在翻地是利用農藥和 拌細沙或細土,撒施田間進行防治;以上的防治防治地下害蟲,雖然效果明顯, 但是殘留量大,對土壤的破會性大,在這種土壤種植的作物,其農藥殘留量的 是常規土地種植的10陪以上,土壤中殘留的農藥隨著植物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 從根部直接進入植物體,隨著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類健康,造成糖尿病、心 臟病、偏癱、腦瘤、半身不遂等病發生率持續上漲。
中國專利號CN102491852A公開了一種可防治地下蟲害的有機肥料及其制備 方法,該方法以:蓖麻子、苦杏仁、大蒜、苦參、骨頭、干枯樹葉和秸稈、雞糞 和人糞牛、羊和豬糞、草木灰、蓖麻莖葉煎液,對于大規模種植地區,對肥料 需求量大,制備肥料的原材料多,肥料制備困難,且所要的雞糞和人糞牛、羊 和豬糞等含有大量的細菌、微生物,經過發酵對肥料提供殺蟲作用的物質有不 確定因素的影響,從而會影響殺蟲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高效的防治地下害蟲的肥料及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目的,本發明利用有毒性的植物提供殺蟲作用和有機肥料相混 合制備而成,具體方案為:
1.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肥料的殺蟲成分:苦樹皮15-20份、除蟲菊花 10-15份、夾竹桃8-12份、苦參5-10份、大黃10-12份、甘草5-10份、萬壽 菊10-15份、煙草6-8份;
上述殺蟲成分制備方法:
A取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肥料的殺蟲成分:苦樹皮15份、除蟲菊花12份、 夾竹桃8份、苦參6份、大黃10份、甘草5份、萬壽菊12份、煙草8份;
B加入冷水浸泡30-60分鐘后,在高壓鍋加熱,使組織內充滿溶劑,加熱至 沸騰后保持微沸2-3小時;接著再次加熱至沸騰,并保持微沸狀態1-1.5小時;
C分離出溶液,低壓濃縮,吹干至粉末,備用;
2.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肥料成分:尿素40-50%、硫酸鉀20-30%、 過磷酸鈣10-15%、磷酸氫銨15-20%、硼酸0.05-0.1%、硫酸鋅0.5-1%、硫酸鎂 0.5-1%、硫酸亞鐵0.5-1%;
上述肥料制備方法:
A取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肥料成分:尿素50%、硫酸鉀20%、過磷酸鈣12%、 磷酸氫銨15%、硼酸0.1%、硫酸鋅1%、硫酸鎂1%、硫酸亞鐵0.9%;
B將尿素50kg加熱熔融,后加入硫酸鉀20kg、過磷酸鈣12kg、磷酸氫銨 15kg、硼酸0.1kg、硫酸鋅1kg、硫酸鎂1kg、硫酸亞鐵0.9kg,再加入適量水, 混合均勻;
3.將步驟1所得的產品與步驟2中產品按重量比3:5混合均勻,步驟二產品 的重量按不加水重量計算;用傳統造粒機混合造粒,過50目篩,得到產品。
本發明當基肥施用,在播種前,畝撒施80-100公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利用植物源殺蟲劑,降低有機農藥在土壤中的殘留量,保護了土 壤環境。
2.可使用與各種作物施用,含有吩咐的N、P、S、K、Ca、Mg、等營養元素。
3.殺蟲與施肥雙向結合,雙向利用,減少人工腦動力,提高可經濟效益。
4.采用合理的配方計量,減少了在土壤中的殘留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方法詳細說明,本實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 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
實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譚凌暉,未經譚凌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089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