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旋風分離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800344.0 | 申請日: | 2014-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00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郝希仁;王娟;王江云;謝恪謙;毛羽;夏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B04C5/14 | 分類號: | B04C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劉映東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風 分離器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旋風分離器,屬于煉油化工裝置領域。所述旋風分離器包括:進氣口、外弧板、頂板、排氣管、安裝在所述外弧板的底部的外筒和安裝在所述外筒的底部的固體排出裝置,所述排氣管伸入所述外弧板內(nèi),所述排氣管與所述外弧板之間形成有環(huán)形空間,所述旋風分離器還包括用于注入氣體或蒸汽的注入裝置,所述頂板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注入裝置布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內(nèi),且所述注入裝置的注入端朝向所述環(huán)形空間的外邊緣處的側壁。所述旋風分離器,通過在頂板上沿外弧板的內(nèi)壁設置注入裝置,使得注入裝置能夠提供注入方向向下的射流,該射流能夠抑制環(huán)形空間內(nèi)的二次流,進而消除頂灰環(huán),提高了旋風分離器的分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煉油化工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旋風分離器。
背景技術
旋風分離器是利用離心力將氣體和固體顆粒分離的設備,旋風分離器是煉油催化裂化裝置的重要設備之一。
現(xiàn)有的旋風分離器包括外弧板,外弧板的側壁上安裝有進氣口,外弧板的頂部安裝有頂板,頂板上布置有排氣管,且排氣管伸入外弧板內(nèi)部并與外弧板形成環(huán)形空間,外弧板的底部安裝有外筒,外筒的底部安裝有錐筒,錐筒的底部設置有排塵口,排塵口上布置有灰斗,含塵氣體由進氣口進入旋風分離器處理后,粉塵顆粒沿外筒和錐筒的內(nèi)壁向下做螺旋運動流入灰斗中,氣體由排氣管排出,實現(xiàn)固體顆粒和氣體分離的目的。
在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過程中,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當含塵氣體通入旋風分離器時,在環(huán)形空間內(nèi)的待處理氣體除了做旋轉運動外,在環(huán)形空間的縱截面上會產(chǎn)生垂直于主流(大部分流動的氣體)方向的二次流,氣體中的粉塵顆粒能夠利用二次流在環(huán)形空間內(nèi)積累形成頂灰環(huán),頂灰環(huán)的存在會降低旋風分離器的分離效率。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旋風分離器在環(huán)形空間存在二次流的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旋風分離器。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旋風分離器,所述旋風分離器包括:進氣口、外弧板、安裝在所述外弧板的頂部的頂板、布置在所述頂板上的排氣管,安裝在所述外弧板的底部的外筒和安裝在所述外筒的底部的固體顆粒排出裝置,所述排氣管伸入所述外弧板內(nèi),所述排氣管與所述外弧板之間形成有環(huán)形空間,所述旋風分離器還包括用于注入氣體或蒸汽的注入裝置,所述頂板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注入裝置布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內(nèi),且所述注入裝置的注入端朝向所述環(huán)形空間的外邊緣處的側壁。
具體地,所述旋風分離器為切向旋風分離器或蝸向旋風分離器。
具體地,在所述頂板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排氣管的外壁布置,所述第二通孔內(nèi)布置有所述注入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排氣管的外壁均勻或非均勻布置。
進一步地,所述旋風分離器還包括布置于所述進氣口內(nèi)的分隔弧板,所述分隔弧板的中心線與所述頂板的法線平行,將所述第一通孔設置在所述頂板上與所述外筒的內(nèi)壁的延長線的相交處。
進一步地,所述分隔弧板包括直段板和圓弧段板,所述直段板包括直段板第一側邊,所述圓弧段板包括圓弧段板第一側邊和與所述圓弧段板第一側邊相對的圓弧段板第二側邊,所述直段板位于所述進氣口內(nèi),所述圓弧段板位于所述外弧板內(nèi),所述直段板第一側邊與所述圓弧段板第一側邊連接,所述圓弧段板第二側邊與所述外筒相切,所述直線板第一側邊的垂線經(jīng)過所述旋風分離器的中心。
進一步地,所述分隔弧板將所述進氣口分成兩個通道,靠近所述外弧板一側的通道的寬度與另一個通道的寬度的比值為0.3-3。
具體地,所述注入裝置包括噴嘴,所述噴嘴與氣源或蒸汽管線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噴嘴的軸線與所述頂板的法線的夾角為-60°~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未經(jīng)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003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噴灑裝置和具有其的無人機
- 下一篇:一種碎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