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冷套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98768.8 | 申請日: | 2014-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349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婁霆;王俊;武傳華;金緯;馬慶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市百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1/10 | 分類號: | F28F1/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30088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冷卻水套設計領域尤其是冶金、軋鋼領域的冷卻水套設計,具體涉及一種水冷套。
背景技術
冷卻水套是軋鋼行業中常用的冷卻部件,如專利文件ZL201110008250.6中公開了一種測徑儀冷卻裝置,該裝置中的冷卻水套主要結構包括內外兩層管壁,兩層管壁之間形成容納冷卻水的空腔,該空腔中還設有隔板,隔板能夠將空腔分割成迂回狀的流道,現有技術中,隔板主要是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內管壁上,隔板的上檐直接抵靠在外管壁內側,該冷卻水套的缺陷在于:由于隔板采用焊接固定,其尺寸誤差難以控制,因此隔板的上檐無法與外管壁緊密貼合,從而使水流從隔板上檐的縫隙中通過,迂回水路無法起到引導水流的效果,最終導致冷卻水不能與管內工件充分進行熱交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冷卻水熱交換效率且結構強度可靠的水冷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冷套,包括管體,所述管體至少包括三層管壁,相鄰兩層管壁之間形成用于容納冷卻水的空腔,形成空腔的兩層管壁中至少有一層管壁上設有螺紋,所述螺紋的頂部與對側的管壁貼合使空腔形成螺旋形水道,各層空腔之間設有連接通道,所述連接通道將各空腔串聯形成開環水路,位于該開環水路兩端的空腔分別與進水管路和出水管路連通。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本發明采用螺紋管結構是冷卻水套內形成螺旋狀流道,螺紋管的加工方法較為簡單且能夠保證較高的加工精度,因此能夠確保內外層管壁之間緊密貼合,提高了冷卻水套裝配結構的可靠性,同時螺紋狀流道能夠最大限度的增加流道的長度,保證冷卻水能夠與工件進行充分熱交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剖視圖;
圖2是本發明中間層螺紋管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包括管體10,所述管體10至少包括三層管壁,相鄰兩層管壁之間形成用于容納冷卻水的空腔,形成空腔的兩層管壁中至少有一層管壁上設有螺紋,所述螺紋的頂部與對側的管壁貼合使空腔形成螺旋形水道,各層空腔之間設有連接通道,所述連接通道將各空腔串聯形成開環水路,位于該開環水路兩端的空腔分別與進水管路21和出水管路連通。采用螺紋管結構是冷卻水套內形成螺旋狀流道,螺紋管的加工方法較為簡單且能夠保證較高的加工精度,因此能夠確保內外層管壁之間緊密貼合,提高了冷卻水套裝配結構的可靠性,同時螺紋狀流道能夠最大限度的增加流道的長度,保證冷卻水能夠與工件進行充分熱交換。
實施例1
所述各層空腔由內而外依次串聯,相鄰的兩個空腔之間的管壁上設有通孔121,所述通孔121即構成各空腔的進、出水孔,相鄰兩層管壁上的通孔前、后交錯布置即同一空腔的進水孔和出水孔分別位于空腔的前、后兩端。不管是從內層還是外層進水,進出水均經過中間夾層的內外夾層逆向換熱,避免在冷卻隔熱時,入口處溫度過低,出口處溫度過高的情況發生。
實施例2
所述各層空腔之間交錯連通即相互連通的兩層空腔之間至少間隔一層空腔,同一空腔的進水孔和出水孔分別位于空腔的前、后兩端。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或實施例2基礎上的進一步改進,相鄰兩空腔內的螺紋的螺旋方向相反。將相鄰兩層管壁的螺紋設置成反向,各層螺紋之間形成網狀結構對各層管壁進行支撐,有利于提高管體的整體強度。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基礎上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各層管壁的一端通過密封圈密封,另一端固定在法蘭盤20上,所述進水管路21和進水管路均位于該法蘭盤上,所述進水管路21、出水管路分別于最內側空腔、最外層空腔連通。
實施例5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基礎上的進一步改進,如圖1所示,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所述管體包括三層管壁,其中最外層管壁11為直管,內部兩層管壁12、13上設有外螺紋且該兩層管壁上螺紋旋向相反,中間層管壁12上遠離法蘭盤20的一端設有通孔121。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管路21和出水管路均設有三個外接接口,所述三個外接接口分別位于法蘭盤20的兩側端面及外環面上,各外接接口處均設有螺紋連接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根據現場設備的分布情況選擇其中一個最合適的外接接口進行供水和出水,另外兩個外接接口則用堵頭堵住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市百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市百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987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子母彈分離全自由飛風洞試驗機構
- 下一篇:一種基于水泥窯頭廢氣的余熱換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