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合物[Cu2(L13)(L14)]·(CH3OH)的原位合成方法及抗腫瘤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95898.6 | 申請日: | 2014-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300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肖瑜;黃秋萍;張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F1/08 | 分類號: | C07F1/08;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541004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合 cu2 l13 l14 ch3oh 原位 合成 方法 腫瘤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配合物[Cu2(L13)(L14)]·(CH3OH)的原位合成方法及抗腫瘤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年來出現了原位合成技術,即在一定條件,通過化學反應,在反應體系內原位生成一種或幾種新型的化合物,通過原位合成,可以獲得其他合成方法難以獲得的化合物。吡唑酮衍生物及其配合物具有獨特的生物活性,可以用作設計合成具有應用前景的低毒有效的抗菌、抗腫瘤等藥物、功能材料的前驅體,具有重要的潛在用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設計合成吡啶-吡唑雜環衍生物金屬配合物,利用溶劑熱方法和原位合成技術合成配合物[Cu2(L13)(L14)]·(CH3OH)及抗腫瘤應用。
本發明涉及的配合物[Cu2(L13)(L14)]·(CH3OH)的分子式為:C72H70Cu2N18O21,分子量為:1650.53,HL13=(4S)-4,6-二乙基3-甲基4-(5-(甲酯基)-2-(6-甲基吡啶)-3-氧-2,3-二氫-1氫-吡唑)-1,8-二(6-甲基吡啶)-9-氧-1,2,7,8-四氮雜螺[[4.4]壬-6-烯-3,4,6-三甲酸甲酯;HL14=(4S)-4-乙基3,6-二甲基4-(5-(甲酯基)-2-(6-甲基吡啶)-3-氧-2,3-二氫-1氫-吡唑)-1,8-二(6-甲基吡啶)-9-氧-1,2,7,8-四氮雜螺[4.4]壬-6-烯-3,4,6-三甲酸甲酯,晶體結構參數表見表一,鍵長鍵角數據見表二;細胞毒性測試數據見表三、表四,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
表一:[Cu2(L13)(L14)]·(CH3OH)的晶體學參數
表二:[Cu2(L13)(L14)]·(CH3OH)的鍵長和鍵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理工大學;,未經桂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958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計算機輔助地檢測由部件構成的系統中一個或多個基于軟件的程序運行中的錯誤的方法
- 一種電流饋電型大功率高頻高壓開關電源主電路
- 一種Cu<sub>2-x</sub>Se/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Cu<sub>2-x</sub>Se/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一種Cu2?xS熱電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一種基于殼聚糖/環糊精雙核銅的手性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
- 有機銅劑Cu<sub>2</sub>(CH<sub>3</sub>COO)<sub>4</sub>(BET)<sub>2</sub>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 Fe<sub>3</sub>O<sub>4</sub>/Cu<sub>2-x</sub>S/Au核殼結構的納米材料及制備方法
- 一種Cu2?xS/CNT復合熱電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Cu2?xS/g?C3N4異質結光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