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93721.2 | 申請日: | 2014-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467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安小風;毛建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山林源林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800***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健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產品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茶產品是常見的飲品泡制原料,我國的茶產品可謂歷史悠久,但普通的茶原料單一,口味傳統,文化意味大于營養價值。水果營養健康,目前對其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直接食用,二是以水果為主要原料制作飲料,三是制作蜜餞,四是提取其有效成分作為食品添加原料。目前,茶葉和水果通常作為兩種獨立的農產品銷售和使用,因此,本發明探索一種能將茶葉和水果相結合的新技術。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一種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將茶葉和水果有機結合,使茶葉具有創新的口味和營養價值。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山楂保健茶,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構成:山楂13-20、綠茶55-65、紅糖5-10、何首烏3-5、黃芪3-5。
進一步,所述山楂保健茶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構成:山楂18、綠茶60、紅糖8、何首烏4、黃芪4。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一種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a)將成熟的山楂洗凈、帶皮切片并去核,晾曬至含水量低于10%后備用;
b)按上述原料配比取料,將紅糖使用100重量份的水完全溶解后獲得紅糖溶液備用,將剩余原料混合均勻,混合的同時使用噴霧器將紅糖溶液均勻噴灑至混合原料中;
c)將步驟b)所得的混合物干燥收水至含水量低于10%即得山楂保健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山楂保健茶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構成:山楂13-20、綠茶55-65、紅糖5-10、何首烏3-5、黃芪3-5。通過特殊工藝制成干茶品,采用與茶葉相同的泡制方法使用。所得干茶色經沸水沖泡后,茶水湯色正,口感好,香氣獨特。另外,通過該工藝進行制備,可使原料中大部分的有機成分得以保存,進一步保留了所得茶品的營養成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集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中所用的工藝參數均是對本發明的舉例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中未作具體說明的工藝步驟均是已有技術,在此不做詳細描述。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山楂保健茶,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構成:山楂13、綠茶55、紅糖5、何首烏3、黃芪3。
通過以下制備方法制備山楂保健茶,包括下述步驟:
a)將成熟的山楂洗凈、帶皮切片并去核,晾曬至含水量低于10%后備用;
b)按上述原料配比取料,將紅糖使用100重量份的水完全溶解后獲得紅糖溶液備用,將剩余原料混合均勻,混合的同時使用噴霧器將紅糖溶液均勻噴灑至混合原料中;
c)將步驟b)所得的混合物干燥收水至含水量低于10%即得山楂保健茶。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山楂保健茶,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構成:山楂20、綠茶65、紅糖10、何首烏5、黃芪5。
通過以下制備方法制備山楂保健茶,包括下述步驟:
a)將成熟的山楂洗凈、帶皮切片并去核,晾曬至含水量低于10%后備用;
b)按上述原料配比取料,將紅糖使用100重量份的水完全溶解后獲得紅糖溶液備用,將剩余原料混合均勻,混合的同時使用噴霧器將紅糖溶液均勻噴灑至混合原料中;
c)將步驟b)所得的混合物干燥收水至含水量低于10%即得山楂保健茶。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山楂保健茶,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構成:山楂18、綠茶60、紅糖8、何首烏4、黃芪4。
通過以下制備方法制備山楂保健茶,包括下述步驟:
a)將成熟的山楂洗凈、帶皮切片并去核,晾曬至含水量低于10%后備用;
b)按上述原料配比取料,將紅糖使用100重量份的水完全溶解后獲得紅糖溶液備用,將剩余原料混合均勻,混合的同時使用噴霧器將紅糖溶液均勻噴灑至混合原料中;
c)將步驟b)所得的混合物干燥收水至含水量低于10%即得山楂保健茶。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參照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山林源林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山林源林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937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