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轉盤軸承齒圈套圈一體的滲碳工藝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791322.2 | 申請日: | 2014-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32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聰穎;馮輝;李建東;李新東;李云峰;方乾杰;丁海善;李省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C8/22 | 分類號: | C23C8/22;C21D1/18;C21D9/40;C23F17/00 |
| 代理公司: | 洛陽市凱旋專利事務所 41112 | 代理人: | 陸君 |
| 地址: | 471039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盤 軸承 圈套 一體 滲碳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轉盤軸承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轉盤軸承齒圈套圈一體的滲碳工藝。
【背景技術】
公知的,大多數(shù)轉盤軸承的套圈帶有齒輪,為提高轉盤軸承的剛性和承載能力,齒圈和套圈常做成一體,套圈帶滾道,需要淬火,齒在高承載要求的情況下也要淬火,通常,滾道和齒的淬硬層深度及表面硬度的要求并不一致,這種套圈帶齒的工件,對于表淬鋼,比較容易實現(xiàn)滾道淬火和齒淬火;對于滲碳鋼,就不容易實現(xiàn)這種同一工件不同滲碳層深度和表面硬度要求的工藝;滲碳鋼的熱處理方式是整體淬火,滾道和齒的滲碳層深度及硬度要求不同,就出現(xiàn)了矛盾:先進行齒滲碳淬火,淬火后基體硬度過高,無法進行后續(xù)加工;先進行滾道淬火,同樣會出現(xiàn)淬火后基體硬度高的問題;現(xiàn)有工藝中是將齒和滾道分開,分成兩個獨立的工件,這兩個工件單獨加工好后再組合到一起的方式來解決這個矛盾的,然而軸承套圈的截面尺寸相對軸承中心徑小很多,徑向剛性差,將套圈分割成齒圈和滾道圈進行加工,更減小了兩者的剛性,加工難度更大,特別容易出現(xiàn)變形,這些變形直接影響齒圈和滾道組合到一起時的精度。
經(jīng)檢索,發(fā)現(xiàn)公開的專利文件涉及軸承套圈滲碳工藝的文獻,申請?zhí)枮?01110158414.3,申請日為2011.06.14,公開了一種軸承套圈綜合滲碳工藝,針對KT軸承外徑和滾道滲碳層及硬度要求不同提出一次滲碳,車削去除外徑多余滲碳層,保留一定的滲碳層之后再進行淬火的加工方式;這種加工方式可以一次滲碳一次淬火實現(xiàn)外徑和滾道的不同滲碳層深度要求,然而這種加工方式僅僅適用于平滑外形,而對于不平滑形狀,僅僅通過去除多余滲碳層的方式難以保證滲碳層深度和表面硬度的匹配,例如這種加工工藝對于本專利中提出的齒輪就無能為力,該齒輪模數(shù)是3,滾道滲碳層深度要求5mm厚,齒面滲碳層深要求2mm厚,該齒輪的齒厚為4.161mm,若采用KT軸承加工方式,先進行粗開齒,粗開齒的齒厚為最終齒厚+單側多余滲碳層深度*2,即4.161+(5-2)*2=10.161mm,該值遠大于齒間距,也就是將齒槽填平也不夠,顯然這種方式是不適合這種齒形的滲碳加工的,因此,提出一種實現(xiàn)齒圈套圈一體滲碳的工藝方法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基本訴求。
【發(fā)明內(nèi)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轉盤軸承齒圈套圈一體的滲碳工藝,實現(xiàn)了轉盤軸承齒圈套圈一體的滲碳加工方式,既提高軸承套圈的剛性,又滿足了軸承齒圈的齒和套圈滾道的不同滲碳層深度及硬度要求。
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轉盤軸承齒圈套圈一體的滲碳工藝,所述工藝的具體步驟為:
a、將外圈滾道車加工成形,外圈外徑預留滲碳層深度的量及后續(xù)加工量;
b、第一次滲碳,保證外圈滾道的滲碳層深度;
c、車加工外圈的外徑,將上一步驟中對外圈滲碳的滲碳層去除干凈;
d、進行外圈齒加工,齒加工成型;
e、第二次滲碳,保證齒圈齒的滲碳層深度;
f、整體淬火;
g、其它加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越性:
1、本發(fā)明通過將軸承齒圈和套圈一體加工,不但提高了軸承套圈的剛性、降低了加工難度、減少了加工工序,且有效提高了產(chǎn)品精度。
2、本發(fā)明省去了防滲劑的使用,在避免對滲碳爐污染的同時,也避免防滲劑因涂抹不均勻或者防滲劑效果不好引起的淺層滲碳。
3、本發(fā)明車加工外圈外徑的滲碳層,有效避免了在二次滲碳時形成過渡帶過厚引起的質量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更詳細的解釋本發(fā)明,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
本發(fā)明所述的轉盤軸承齒圈套圈一體的滲碳工藝,所述工藝的具體操作步驟為:
a、將外圈滾道車加工成形,外圈外徑預留滲碳層深度的量及后續(xù)加工量;
b、一次滲碳,保證外圈滾道的滲碳層深度;
c、車加工外圈滾道的外徑,將上一步驟中滲碳的滲碳層去除干凈;
d、插齒加工;
e、二次滲碳,保證齒圈齒的滲碳層深度;
f、整體淬火;
g、其它加工。
本發(fā)明未詳述部分為現(xiàn)有技術。
為了公開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選用的實施例,當前認為是適宜的,但是,應了解的是,本發(fā)明旨在包括一切屬于本構思和發(fā)明范圍內(nèi)的實施例的所有變化和改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913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C23C 對金屬材料的鍍覆;用金屬材料對材料的鍍覆;表面擴散法,化學轉化或置換法的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真空蒸發(fā)法、濺射法、離子注入法或化學氣相沉積法的一般鍍覆
C23C8-00 金屬材料表面中僅滲入非金屬元素的固滲
C23C8-02 .被覆材料的預處理
C23C8-04 .局部表面的處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8-06 .使用氣體的
C23C8-40 .使用液體,例如鹽浴、懸浮液的
C23C8-60 .使用固體,例如粉末、膏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