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綠色環保混凝土脫模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86232.4 | 申請日: | 2014-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798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1 |
| 發明(設計)人: | 候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蒙城縣科技創業服務中心 |
| 主分類號: | C10M173/02 | 分類號: | C10M173/02;C10N40/3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35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綠色 環保 混凝土 脫模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混凝土脫模劑,特別涉及一種綠色環保混凝土脫模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脫模劑又稱混凝土隔離劑或脫模潤滑劑;是一種涂于模板內壁起潤滑和隔離作用,使混凝土在拆模時能順利脫離模板,保持混凝土形狀完整無損的物質,傳統的脫模材料是用機油或廢機油加柴油,在長期的水利水電、公路、鐵路等工程施工中發現,使用廢機油涂刷模板,對混凝土表面產生污染,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是現有脫模劑存在脫模效果不佳、在模板上難以去除,而且對模板養護不力,使得施工效率等受到影響也增加建設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綠色環保混凝土脫模劑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綠色環保混凝土脫模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聚乙烯醇35-40、改性松油60-70、氧化鋅2-4、水楊酸鈉0.4-0.5、酯酸乙酯0.8-1.5、硫酸鈉2-4、脫硫石膏4-5、丁二酸0.2-0.4、硬脂酸0.5-1.0、二異氰酸酯0.8-1.0、氯化銨1-2、正硅酸乙酯0.3-0.5、玉米淀粉3-4和去離子水200-250。
綠色環保混凝土脫模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聚乙烯醇38、改性松油65、氧化鋅3、水楊酸鈉0.4、酯酸乙酯1.2、硫酸鈉3、脫硫石膏4.5、丁二酸0.3、硬脂酸0.8、二異氰酸酯0.9、氯化銨1.5、正硅酸乙酯0.4、玉米淀粉3.5和去離子水220。
綠色環保混凝土脫模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1)改性松油的制備:先將松油加熱至50-60℃;然后向其中加入松油質量的3.5-4.0%硫酸亞鐵、8-10%碳纖維、10-15%竹纖維;攪拌混合均勻放置2-3小時,然后再加入松油4-5%的腐植酸鉀粉體,升溫至80-90℃的條件下均勻攪拌1-2小時,自然冷卻至室溫,調節溶液pH值至2-3;再與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混合、攪拌30-40分鐘,離心分離得濾液即可;
(2)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先將聚乙烯醇和去離子水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升溫至約70-80℃,然后加入步驟(1)的改性松油至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其它剩余組成原料,攪拌均勻,溫度控制在70-80℃,保溫1-2?小時后出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松油通過加入硫酸亞鐵、碳纖維、竹纖維聯合改性,提高脫模劑的吸附性,增強對模具的附著力,使得對混凝土的粘附力小,脫模滑性好,再通過腐植酸鉀粉體對其疏水化改性,實現其對混凝土與模具之間的快速分離。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綠色環保混凝土脫模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kg)為:聚乙烯醇38、改性松油65、氧化鋅3、水楊酸鈉0.4、酯酸乙酯1.2、硫酸鈉3、脫硫石膏4.5、丁二酸0.3、硬脂酸0.8、二異氰酸酯0.9、氯化銨1.5、正硅酸乙酯0.4、玉米淀粉3.5和去離子水220。
綠色環保混凝土脫模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1)改性松油的制備:先將松油加熱至55℃;然后向其中加入松油質量的3.8%硫酸亞鐵、8%碳纖維、12%竹纖維;攪拌混合均勻放置2-3小時,然后再加入松油4.5%的腐植酸鉀粉體,升溫至85℃的條件下均勻攪拌1-2小時,自然冷卻至室溫,調節溶液pH值至2-3;再與去離子水按質量比1:5混合、攪拌35分鐘,離心分離得濾液即可;
(2)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先將聚乙烯醇和去離子水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升溫至約75℃,然后加入步驟(1)的改性松油至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其它剩余組成原料,攪拌均勻,溫度控制在75℃,保溫1-2?小時后出料。
????上述制得的混凝土脫模劑固含量≤5.5%;對鋼板無任何腐蝕危害,干膜時間20-25min;具有很好的耐水性能,混凝土表面光滑,粘附量為3.8g/m2,符合混
凝土脫模劑的使用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蒙城縣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未經蒙城縣科技創業服務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8623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