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巴洛沙星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84117.3 | 申請日: | 2014-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57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郝二軍;蔣小涵;劉玉俠;張倩;王東超;謝明勝;王海霞;郭海明;李恭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01/04 | 分類號: | C07D401/04 |
| 代理公司: | 新鄉市平原專利有限責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路寬 |
| 地址: | 453007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巴洛沙星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巴洛沙星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1-環丙基-6,7-二氟-1,4-二氫-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硼二乙酯的合成
向反應釜中依次加入硼酸和乙酸酐,于110-120℃攪拌反應,再加入乙酸攪拌,然后降溫至80℃以下加入1-環丙基-6,7-二氟-1,4-二氫-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羧酸乙酯,于80-100℃攪拌反應完全,將反應液減壓蒸餾后降至室溫,將殘余物傾入冰水中,繼續攪拌,然后過濾,濾餅依次用水、乙醇清洗,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體1-環丙基-6,7-二氟-1,4-二氫-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硼二乙酯;
(2)3-甲胺基哌啶二鹽酸鹽的合成
3-(對甲苯磺酰氨基)吡啶的制備
在反應釜中依次加入吡啶和對甲基苯磺酸酰氯,攪拌使溶解,再加入3-氨基吡啶恒溫反應,然后將反應液倒入水中,收集得到3-(對甲苯磺酰氨基)吡啶粗產品,經體積分數為80%的乙醇重結晶得到針狀晶體;
3-甲胺基吡啶的的制備
將3-(對甲苯磺酰氨基)吡啶加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控溫60℃攪拌使溶解,再加入硫酸二甲酯恒溫60℃反應,調節pH≥12,過濾得固體并用蒸餾水洗滌,干燥,取上述干燥后的產品加入質量濃度為80%的硫酸溶液反應,用水稀釋后再用濃氨水堿化,然后用乙醚萃取,取乙醚層并用無水硫酸鎂干燥,蒸去乙醚,對余液進行蒸餾得到3-甲胺基吡啶;
3-甲胺基哌啶二鹽酸鹽的合成
在反應釜中加入3-甲胺基吡啶、鈀炭催化劑和乙醇,先充氮氣排除空氣,然后通入氫氣,攪拌,控溫180-200℃反應至壓力恒定,自然降溫至70℃,放空充氮氣,然后放空,出料過濾,濾液加入鹽酸,攪拌,過濾,干燥得3-甲胺基哌啶二鹽酸鹽;
(3)巴洛沙星的合成
向反應容器中加入步驟(1)得到的1-環丙基-6,7-二氟-1,4-二氫-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硼二乙酯、步驟(2)得到的3-甲胺基哌啶二鹽酸鹽、三乙胺和離子液體,于50-60℃反應6-8h,TLC顯示反應完畢,加入質量濃度為25%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至80℃攪拌反應,TLC顯示反應完畢,向反應液中加入水,攪拌用質量濃度為20%的乙酸溶液調節pH為9,繼續攪拌后過濾,濾餅依次用水、乙酸乙酯清洗,真空干燥得到類白色粉末狀固體,然后用體積比為1:1的乙醇/水精制得到類白色粉末狀固體巴洛沙星二水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巴洛沙星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離子液體為1-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N-乙基吡啶四氟硼酸鹽、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1-羥乙基-2,3-二甲基咪唑氯鹽、1-腈丙基-3-甲基咪唑氯鹽或1-羧乙基-3-甲基咪唑氯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師范大學,未經河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8411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