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草本植物于稀土礦區土壤生態修復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78967.2 | 申請日: | 2014-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965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1 |
| 發明(設計)人: | 粱紅;劉勝洪;楊妙賢;周玲艷;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石伍軍 |
| 地址: | 510225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草本植物 稀土 礦區 土壤 生態 修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稀土礦區土壤生態修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草本植物于稀土礦區土壤生態修復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稀土礦場資源豐富,稀土資源儲量、產量、銷售量和使用量均占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一大稀土資源國。長期以來,我國很多稀土礦區受到無節制地開采,致使礦區土壤結構破壞、肥力降低、有機質嚴重缺乏,植被難以生長。為了解決稀土產業可持續發展問題,我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2012年6月發布《中國稀土狀況和政策》白皮書,以加大我國稀土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力度。特別是2014年3月世貿組織裁定中國稀土限制案敗訴,說明我國稀土礦開采、利用和修復的任務非常艱巨,稀土礦區如何邊開采邊治理成為我國的稀土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
由于國外相對稀土資源缺乏,可供我國參考的修復方案較少。因此,近年來我國南方稀土礦區的植被生態修復多為自主創新的修復方案和研究,并試圖在機理水平上,從土壤結構、重金屬和理化性質等角度分析影響礦區植被生長的因素。如廣東省和平縣、福建省長汀縣、江西省信豐縣、四川省冕寧縣開展了稀土礦場植被修復的研究,均篩選出適合礦區修復的植物材料,而且獲得了一定成熟度的修復方案。也有部分研究進行了土壤脅迫因子對兩耳草生長的影響,番茄對稀土元素的耐受性的模擬實驗,以及利用叢枝菌根(MyeorrhizalFungi)降低稀土重金屬對植物毒害的影響。雖然這些研究利用礦區現場試驗和模擬試驗建立了一套植被修復的技術方案,但對于土壤中細菌群的多樣性和種類的提高還存在一定的欠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能夠提升開采后的稀土礦區土壤中的細菌數量和種類、改善土壤生態的一種利用草本植物于稀土礦區土壤生態修復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利用草本植物于稀土礦區土壤生態修復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a.土壤改良:在經過開采后的稀土礦區的土壤中施加動物糞便,所述動物糞便的施加量為130-170kg/100m2;
b.植被修復:向經過a步驟處理的土壤中施播草本植物的種子,所述草本植物為柱花草、山毛豆、木豆、紫花苜蓿、香根草、馬唐草和兩耳草;接著,讓草本植物種子自然生長,形成植被。
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a步驟中的動物糞便為雞糞。進一步優選的方案為所述雞糞的施加量為150kg/100m2。
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草本植物種子自然生長的時間至少為1年。進一步優選的方案為所述草本植物種子自然生長的時間至少為3年。
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b步驟中的草本植物種子的施播量分別為:柱花草種子0.1-0.3kg/100m2、山毛豆種子0.3-0.5kg/100m2、木豆種子0.3-0.4kg/100m2、紫花苜蓿種子0.2-0.4kg/100m2、香根草種子0.1-0.3kg/100m2、馬唐草種子0.1-0.3kg/100m2和兩耳草種子0.1-0.3kg/100m2。進一步優選的是,柱花草種子0.2kg/100m2、山毛豆種子0.5kg/100m2、木豆種子0.3kg/100m2、紫花苜蓿種子0.3kg/100m2、香根草種子0.2kg/100m2、馬唐草種子0.1kg/100m2和兩耳草種子0.3kg/100m2。
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柱花草種子按照行距為15-20cm、列距為20-30cm進行施播;所述紫花苜蓿種子按照行距為20-30cm、列距為30-40cm進行施播;所述香根草種子按照行距為8-12cm、列距為8-12cm進行施播;所述馬唐草種子按照行距為8-12cm、列距為10-15cm進行施播;所述兩耳草種子按照行距為10-15cm、列距為10-15cm進行施播。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柱花草種子按照行距為18cm、列距為25cm進行施播;所述紫花苜蓿種子按照行距為25cm、列距為35cm進行施播;所述香根草種子按照行距為10cm、列距為12cm進行施播;所述馬唐草種子按照行距為10cm、列距為15cm進行施播;所述兩耳草種子按照行距為13cm、列距為14cm進行施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未經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7896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大鼠腹腔給藥的輔助手套
- 下一篇:一種用于前牙反牙合的矯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