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78868.4 | 申請日: | 2014-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03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盧彥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8 | 分類號: | A61K36/8968;A61P1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咽喉炎 中藥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醫學認為,咽喉為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許多感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都與咽喉有 密切關系。咽喉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有急、慢性之分,屬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 分。急性發作時患者常常自覺咽喉疼痛,伴有梗然欠利,咽部不爽,發音欠揚,咽干思飲以 言多為甚,或有咽部異物感等癥狀,屬中醫“喉痹”范疇。
咽喉炎的致病病因復雜,但主要可歸究于以下幾個方面:生活習慣方面、飲食習慣方面、 環境因素等。這三個方面屬外因,內因則包括自身健康狀況、相關疾病的治療情況等。大多 數患者都是由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造成的,也有的患者是由二者之其中一種造成的,所以對 于慢性咽喉炎患者來講,如果不能及時注意和糾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和細節將使病情不 斷加重并嚴重地影響治療效果。
根據中醫根據中醫理論,咽為胃之關,喉為肺之門,外感之邪入肺易傷喉,飲食不當入 胃易損于咽,咽喉為邪毒好浸久留之地。咽喉炎病因臨床有內、外之分,外因多為感受風寒 之邪,郁久化熱或風熱之邪,《溫病條辨》曰"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居上,首當其沖感 受溫邪;內因多為素體陰虛,又嗜食辛辣煎炒,痰熱蘊結,上灼咽喉或日久耗傷肺腎之陰, 導致虛火上炎,灼傷津液成痰,痰熱循經上擾咽喉,清道失利所致,正如《醫宗金鑒》論喉 痹的病理所說:“由腎陰久虧,相火上炎,消爍肺金,清肅之令不行”。
目前,治療咽喉炎的西藥很多,但大多數藥物治療效果差,并且還有治療成本高、副作 用大等缺點,嚴重時甚至影響患者健康。另外,還有很多治療咽喉炎的中藥,但大多數具有 治療效果差、治愈率低和治療周期長等缺點。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其 療效顯著、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中藥原料配制而成: 金銀花20~30份、山豆根3~5份、黃芪20~30份、桔梗20~30份、菊花10~15份、板藍根10~15 份、羅漢果10~15份、玄參10~15份、胖大海5~10份、麥冬5~10份、地黃5~10份、馬勃 3~5份、連翹3~5份、車前草3~5份、滿樹星2~3份和丹皮2~3份。
其中,優選方案如下:
按照重量份數計,由以下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金銀花25份、山豆根5份、黃芪20份、 桔梗25份、菊花15份、板藍根15份、羅漢果12份、玄參10份、胖大海10份、麥冬8份、 地黃6份、馬勃3份、連翹3份、車前草4份、滿樹星2份和丹皮3份。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配方稱取中藥原 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過藥面浸泡10~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 至沸騰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取濾液;然后再加水沒過藥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 沸騰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鐘,然后去渣取濾液,兩次濾液合并即可。
服用時,每次300ml,一日兩次。
藥理分析: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 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癥。其對于頭昏頭暈、口干作渴、多汗煩悶、腸炎、 菌痢、麻疹、肺炎、乙腦、流腦、急性乳腺炎、敗血癥、闌尾炎、皮膚感染、癰疽疔瘡、丹 毒、腮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病癥均有一定療效。
山豆根:苦,寒。歸肺、胃經。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于火毒蘊結,咽喉腫痛,齒齦 腫痛。山豆根苦降泄熱,主要用于咽喉紅腫熱痛屬于實火肺熱者。根據實踐經驗,本品用一 般劑量,對胃無刺激性;如劑量過大,易致嘔吐,如用至一兩,能引起中毒而發生嘔吐、腹 瀉、胸悶、心悸。
黃芪:甘,溫。歸肺、脾經。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 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 瘡瘍膿成不潰。
菊花:甘、苦,微寒。歸肺、肝經。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 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未經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7886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紅景天止咳寧
- 下一篇:一種治療小兒高熱驚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