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抑郁藥物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74628.7 | 申請日: | 2014-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35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裴妙榮;李慧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裴妙榮 |
| 主分類號: | A61K36/79 | 分類號: | A61K36/79;A61K36/57;A61P25/24 |
| 代理公司: | 太原華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太***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抑郁 藥物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抑郁的藥物組合物,還涉及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抑郁癥是一種以持續情緒低落和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要癥狀的情感障礙疾病,包括焦躁情緒、快感缺失、睡眠障礙、負罪感和反復自殺念頭等,其發病機制復雜,與遺傳、環境、社會等各種因素有關。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日常生活工作所面對的壓力競爭日益加劇,抑郁癥的發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目前已成為一種嚴重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精神類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抑郁癥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患,預計到2020年,將會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的第二大危害性疾病。因此,對治療抑郁癥藥物及機制的研究也愈發重要。
目前,臨床上治療抑郁癥的西藥主要有三環類抗抑郁藥(TCAs,代表藥物阿米替林、多塞平、地昔帕明等),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代表藥物嗎氯貝胺),選擇性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代表藥物鹽酸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等)、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aRI,代表藥物文拉法辛)、選擇性五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NaSSAs,代表藥物米氮平)及其它類構成。多年以來,三環類抗抑郁藥及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被廣泛用于抑郁癥的治療,但是由于相對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如三環類抗抑郁藥會阻斷多種遞質受體,出現口干、便秘、排尿困難、視線模糊、記憶影響及心動過速等很多副作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會與許多藥物及特定食物發生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壓危象、急性黃色肝萎縮等嚴重不良反應,國內外已開始關注從傳統中藥中開發理想的抗抑郁新藥。
抑郁癥屬于中醫情志病范疇,散見于中醫學的“郁證”“失眠”“善忘”“癲癥”“百合病”“梅核氣”等病癥。屬郁癥、百合病范疇。《景岳全書·郁癥》載:“凡五氣之郁則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則總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金匱要略》指出“百合病者……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欲聞食臭”。抑郁癥主要表現為心情郁悶、情緒低落、失眠心煩、少食乏力、甚至悲觀厭世、自殺行為,舌質淡、苔白、脈弦沉。
現代基于中醫藥理論及辨證論治治療抑郁癥的單味中藥及方劑很多,單味中藥如貫葉金絲桃、柴胡、白芍、姜黃、石菖蒲、珍珠草、丹參、重樓、垂盆草、合歡花等;方劑如逍遙散、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樸湯、龍骨牡蠣湯等。中醫藥具有方藥配伍靈活,療效可靠,副作用小等優點,在治療抑郁癥上擁有廣闊的研究發展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抑郁藥物組合物,以及所述藥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抗抑郁藥物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柴胡3~10份、甘松3~9份、五味子6~12份、甘草2~10份。
進一步地,優選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備本發明所述藥物組合物:
柴胡10份、甘松6份、五味子10份、甘草6份。
本發明將上述藥物組合物制備成任何一種藥劑學所述的口服劑型。進一步地,所述的口服劑型為顆粒劑、膠囊劑、片劑、滴丸或軟膠囊中的一種。
更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藥物組合物可以采用下述方法制備:在所述重量份數的五味子中加入8倍重量的9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稠膏;將所述重量份數的甘松以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油,收集揮發油用β-環糊精包合,蒸餾后水溶液另器收集;甘松藥渣與所述重量份數的柴胡、甘草合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與蒸餾后的水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與上述五味子稠膏合并,干燥,粉碎成細粉,加入上述揮發油包合物粉末,混合,加入藥劑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藥劑學上常用的口服制劑。
本發明制備的藥物組合物具有抗抑郁的療效,用于治療抑郁癥,特別是治療肝氣郁結型、肝郁克脾型抑郁癥藥效明確,為臨床提供了一種新的用藥選擇。
抑郁癥相當于中醫的郁病,以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胸部滿悶、不思飲食、脅肋脹痛、易怒易哭、失眠多夢為主要臨床表現。因其癥狀以情緒抑郁和情感異常為主,多因七情所傷引起,肝主情志,主疏泄,長期情志不暢,則肝失疏泄,肝氣郁結,進而肝氣乘脾犯胃,導致脾胃失和。肝郁日久,化火傷陰,又可引起心腎陰虛等癥。可見郁病的病機是以肝失調達,氣機郁滯不暢為先,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腎,病機特點為氣機郁滯,臟腑功能失調,即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心腎失養。故理氣開郁、調暢氣機是郁病的基本治則,理氣解郁貫穿于郁病的整個治療過程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裴妙榮,未經裴妙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746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