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螺桿金剛石磨塊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69934.1 | 申請日: | 2014-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734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嚴光華;拜祥;王訓揚;孫桂林;孫韻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蘇北砂輪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D5/06 | 分類號: | B24D5/06;B24D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桿 金剛 石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螺桿的金剛石磨塊。
背景技術
在陶瓷砂輪的制作過程中,經過焙燒后的砂輪坯件要進行平面、孔、外圓等的加工,以達到尺寸精度。通常,在平面加工過程中是使用鋼砂磨床,即通過金剛砂的磨削來加工平,但其表面粗糙度較高了,且平行度大都在0.2mm以上。隨著機械行業對砂輪的要求越來越高,鋼砂磨床的加工精度不能滿足這種要求,只能用于粗加工。目前,大多砂輪制造廠家都使用金剛石磨床來加工砂輪平面,平行度能控制在0.1mm以下。在金剛石磨床上使用的磨輪有許多金剛石磨塊,是通過高頻焊機將這些磨塊焊接到磨輪的金屬基體上。這種方法一是在焊接時需使用銀粉,成本高、費時費力;二是當磨塊全部消耗后,需用割槍從磨輪基體上割除,再將基體加工平整進行下一輪的焊接,一段時間后需更換基體,效率低、浪費大;三是由于焊接質量問題,在磨輪工作時會有磨塊脫落,安全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金剛石磨塊在安裝到磨輪上效率低下、成本高的問題,提供一種制作簡便、經濟效益高、安全性能高的帶螺桿金剛石磨塊。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螺桿金剛石磨塊,包括磨削層、過渡層和螺桿,其改進之處在于磨削層與過渡層結合劑相同,過渡層不含金剛石磨粒,沿過渡層厚度方向設有2~4根高出過渡層厚度的螺桿,所述螺桿的螺紋、大小、高出過渡層厚度的長度與金剛石磨輪基體的預留螺紋孔相配合。
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螺桿螺紋的擰緊方向與金剛石磨輪工作時的旋轉方向相反。
本發明設計合理、結構新穎、安裝簡便。由于金剛石磨塊上設有螺桿,在安裝時,只需要將螺桿對準金剛石磨輪基體上的預留螺紋孔擰緊即可,不需要焊接,節約了焊接成本;同時在更換磨塊時,只需要擰下螺紋即可,基體不再要進行加工,經濟效益良好。由于螺桿螺紋的擰緊方向與金剛石磨輪的旋轉方向相反,工作時不會產生磨塊脫落現象,安全性能更高。
附圖說明
附圖所示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帶螺桿金剛石磨塊中磨削層1含有一定濃度的金剛石磨粒,其長、寬度均為50mm、深度為30mm;過渡層2的結合劑與磨削層1相同,不含金剛石磨粒,其長、寬度與磨削層1相同,深度為20mm;螺桿3的長度為25mm,嵌入過渡層的深度為10mm、高出過渡層為15mm,其直徑6mm,數量3個,其紋路與金剛石磨輪工作時的旋轉方向相反。使用時,在金剛石磨輪的基體上原焊接位置上開具6mm大小、深度為15mm的螺紋孔,其紋路與螺桿3紋路相配合。將帶螺桿金剛石磨塊直接通過螺桿3擰緊到剛石磨輪的基體上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蘇北砂輪廠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蘇北砂輪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699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