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激光雷達與攻擊性激光器共用諧振器的瞄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768216.2 | 申請日: | 2010-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349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英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聚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41G1/46 | 分類號: | F41G1/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閔行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激光雷達 攻擊性 激光器 共用 諧振器 瞄準 系統 | ||
1.激光雷達與攻擊性激光器共用諧振器的瞄準系統,包括一攻擊性激光器系統、一雷達系統,所述攻擊性激光器系統包括攻擊性激光器、火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雷達系統包括一激光雷達系統,所述激光雷達系統包括一輻射源激光器、一激光雷達接收系統;
所述攻擊性激光器的發射方向與所述輻射源激光器的激光發射方向一致;
所述激光雷達接收系統連接所述火控系統,為所述火控系統提供進行攻擊型激光束發射的參考信號;
所述攻擊性激光器與所述輻射源激光器共用一諧振腔;在共用一諧振腔的情況下,便于保證所述攻擊性激光器的發射方向與所述輻射源激光器的激光發射方向精確一致,進而保證射擊的精確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達與攻擊性激光器共用諧振器的瞄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攻擊性激光器和所述輻射源激光器共用激光工作介質和激勵源,所述激勵源連接一功率控制系統,所述功率控制系統具有小功率工作狀態和大功率工作狀態;所述功率控制系統處于小功率工作狀態時,產生所述輻射源激光器的激光信號;所述功率控制系統處于大功率工作狀態時,產生所述攻擊性激光器的攻擊性激光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達與攻擊性激光器共用諧振器的瞄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雷達系統還包括一電磁波雷達系統,首先用電磁波雷達系統,測定目標物的大體位置;然后用激光雷達系統在電磁波雷達系統所測定目標物的大體位置的基礎上,精確測定目標物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激光雷達與攻擊性激光器共用諧振器的瞄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達系統設有一目標物掃瞄系統,所述目標物掃瞄系統包括一動作執行系統,所述動作執行系統的動作機構連接所述輻射源激光器和所述攻擊性激光器,并驅動所述輻射源激光器和所述攻擊性激光器移動;所述激光雷達接收系統還包括一天線,所述天線鏈接一信號處理系統,所述信號處理系統連接火控系統,通過火控系統控制所述攻擊性激光器發射激光束;所述信號處理系統分析出激光雷達系統接收到來自目標物反射回的激光信號后,向火控系統發出控制信號,進而控制攻擊性激光器發射出攻擊性激光束。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達與攻擊性激光器共用諧振器的瞄準系統,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雷達系統所獲得的數據,預測目標物將要經過的位置,然后使輻射源激光器朝向該位置,并靜止;同時根據所述雷達系統所獲得的數據為所述攻擊性激光器發射激光束發射方向引入一修正值;在目標物經過所預測位置時,信息被所述激光雷達系統捕獲,然后通過火控系統控制所述攻擊性激光器發射激光束。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達與攻擊性激光器共用諧振器的瞄準系統,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電磁波雷達系統或望遠鏡系統獲得目標物的運動軌跡,并對目標物今后的運動軌跡進行預測;然后利用激光雷達系統沿著與所述目標物運動方向進行逐行掃瞄;逐行掃描次序為,自一側向另一側逐行掃瞄。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達與攻擊性激光器共用諧振器的瞄準系統,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電磁波雷達系統或望遠鏡系統獲得目標物的運動軌跡,并對目標物今后的運動軌跡進行預測;然后利用激光雷達系統沿著與所述目標物運動方向進行逐行掃瞄;逐行掃描次序為,自一側向另一側逐行掃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聚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聚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6821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裝藥彈丸沖擊剪切方法及其裝置
- 下一篇:油水冷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