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貯存發熱體廠房的通風降溫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64114.3 | 申請日: | 2014-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960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魏剛;孫智華;李紅祥;楊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7/04 | 分類號: | F24F7/04;F24F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悅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曉航 |
| 地址: | 10084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貯存 發熱 廠房 通風 降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發熱體廠房通風降溫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貯存發熱體廠房的通風降溫裝置,該裝置尤其適用于高放廢液玻璃固化體暫存庫的通風降溫。
背景技術
貯存發熱體廠房一般貯存有高濃度的放射性廢液,該廢液在存放過程中持續釋放衰變熱,所以貯存發熱體廠房需要不斷通過通風換氣將衰變熱導出,否則會導致圍護結構混凝土的溫度超過耐溫極限,破壞結構性能,造成安全隱患。
目前有采用機械強制通風的方案給貯存發熱體廠房通風降溫的,但這種方案從核安全的角度考慮,為確保風機的安全連續運行,送、排風機、過濾器和閥門必須均按抗震I類考慮,這樣就增加了設備投資,而且后期幾十年的長時間用電,能源消耗大,不利于經濟節能。
也有采用單設自然通風的方法給高放廢液貯存廠房通風降溫的,但該種方法的通風效果受當地當時的氣候條件影響大,當出現極端天氣狀況時,無法到達自然通風的通風降溫效果,再加上沒有其他應急降溫手段,會產生貯存區溫升過高,引起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貯存發熱體廠房的通風降溫裝置,其利用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相結合的方式,提高了貯存發熱體廠房的安全性,降低了貯存發熱體廠房降溫設備的投資和長久運行維護費用;能耗小,經濟性強。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貯存發熱體廠房的通風降溫裝置,該裝置包括兩套通風降溫系統,其中一套為自然通風降溫系統,另一套為機械通風降溫系統;所述自然通風降溫系統包括自然進風管道和自然排風管道,所述自然進風管道設置在貯存發熱體廠房的一側,所述自然排風管道設置在貯存發熱體廠房的另一側,所述自然進風管道上設有進風閥門,所述自然排風管道上設有排風閥門;所述機械通風降溫系統包括進風機組和排風風機,所述進風機組設置在所述自然進風管道上,且與所述進風閥門并聯設置,所述排風風機設置在自然排風管道上,且與所述排風閥門并聯設置。
進一步,所述進風機組通過第一進風管道和第一排風管道與所述自然進風管道相連接,所述第一進風管道和第一排風管道上均設有閥門。
進一步,所述排風風機通過第二進風管道和第二排風管道與所述自然排風管道相連接,所述第二進風管道和第二排風管道上均設有閥門。
進一步,所述第二進風管道上設有排風過濾器。
進一步,所述自然排風管道的末端設有排風裝置。
進一步,所述排風裝置為煙囪。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
本發明的通風降溫裝置,通過在貯存發熱體廠房上設有兩套降溫系統:自然通風降溫系統和機械通風降溫系統;在自然通風滿足降溫要求時,采用自然通風系統,在自然通風設備不能滿足降溫要求時,采用機械通風系統;本發明通過兩種通風降溫系統的配合使用,既保證了貯存發熱體廠房的安全性,也節省了設備投資和能源消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貯存發熱體廠房的通風降溫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
1-進風機組??????2-排風過濾器??????3-風機?????4-排風裝置
5-自然進風管道??6-自然排風管道????7-貯存發熱體廠房
8-進風閥門??????9-排風閥門????????10、?11-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是本發明提供的貯存發熱體廠房的通風降溫裝置,該通風降溫裝置包括機械通風降溫系統和自然通風降溫系統。其中,自然通風降溫系統該裝置包括自然進風管道5和自然排風管道6,自然進風管道5設置在發熱體貯存廠房7的一側,自然排風管道6設置在發熱體貯存廠房7的另一側,自然進風管道5上設有進風閥門8,自然排風管道6上設有排風閥門9。機械通風降溫系統包括進風機組1和排風風機3,進風機組1設置在自然進風管道5上,且與進風閥門8并聯設置,排風風機3設置在自然排風管道6上,且與排風閥門9并聯設置。自然排風管道6的末端設有排風裝置4,通過排風裝置4將氣體排向大氣,該排風裝置4采用煙囪。
為了保證貯存發熱體廠房排出氣體的潔凈度,風機3的第二進風管道上設有排風過濾器2。
進風機組1通過第一進風管道和第一排風管道與自然進風管道5相連接,第一進風管道和第一排風管道上均設有閥門10;排風風機3通過第二進風管道與第二排風管道與自然排風管道6相連接,第二進風管道與第二排風管道上均設有閥門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641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