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56863.1 | 申請日: | 2014-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831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04 |
| 發明(設計)人: | 丁鐵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鐵梅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05 | 分類號: | A61K36/8905;A61P1/16;A61P31/14;A61P3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蘇省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慢性 肝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定義
慢性肝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續超過6個月以上的肝臟壞死和炎癥。臨床上可有相應的癥狀、體征和肝生化檢查異常,也可以無明顯臨床癥狀,僅有肝組織的壞死和炎癥。病程呈波動性或持續進行性,如不進行適當的治療,部分患者可進展為肝硬化。
病因病機
以脅肋部一側或兩側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癥。肝居脅下,其經脈布于兩脅,膽附于肝,其脈亦循于脅,所以,脅痛多與肝膽疾病有關。凡情志抑郁,肝氣郁結,或過食肥甘,嗜酒無度,或久病體虛,憂思勞倦,或跌仆外傷等皆可導致脅痛。辨證時,應先分氣血虛實,一般氣郁者多為脹痛,痛處游走不定。血瘀者多為刺痛,痛有定處。虛證脅痛多隱隱作痛,實證脅痛多疼痛突發,痛勢較劇。
癥狀
典型慢性肝炎的早期癥狀輕微且缺乏特異性,呈波動性間歇性,甚至多年沒有任何癥狀。最常見的就是容易疲勞和胃部不適,容易被忽略,也容易被誤認為是胃病;臨床上經常見到隱匿性肝硬化患者,在出現肝硬化之前,沒有感覺到明顯不適,也沒有進行常規的體檢,在不知不覺中逐步發展成為肝硬化;偶有患者出現惡心,腹脹、黃疸,尿色深,但依據癥狀不能判斷出慢性肝炎的嚴重程度。
本發明所涉及藥材研究現狀如下:
北沙參【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littoralis?Fr.?Schmidt?ex?Miq.?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稍晾,置沸水中燙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凈直接干燥。【性味】甘、微苦,微寒。【歸經】歸肺、胃經。【功能主治】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熱燥咳,勞嗽痰血,熱病津傷口渴。【用法用量】?4.5~12g。【注意】不宜與藜蘆同用。
生地【來源】本品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鮮或干燥塊根。秋季采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鮮用;或將地黃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干。前者習稱“鮮地黃”,后者習稱“生地黃”。【性味】甘,寒。【歸經】歸心、肝、腎經。【功能主治】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于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用法用量】6~15g。
制首烏【來源】本品為蓼科植物何首烏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塊根,其藤莖稱“夜交藤”。秋、冬二季葉枯萎時采挖,削去兩端,洗凈,個大的切成塊,干燥。【性味】苦、甘、澀,溫。【歸經】歸肝、心、腎經。【功能主治】解毒,消癰,潤腸通便。用于瘰癘瘡癰,風疹瘙癢,腸燥便秘;高血脂。【用法用量】?6~12g。
黃芩【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后撞去粗皮,曬干。【性味】苦,寒。【歸經】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用法用量】?3~9g。
白芍【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頭尾及細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曬干。【性味】苦、酸,微寒。【歸經】歸肝、脾經。【功能主治】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用法用量】?6~15g。【注意】不宜與藜蘆同用。
川楝子【來源】本品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toosendan?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實。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干燥。【性味】苦,寒;有小毒。【歸經】歸肝、小腸、膀胱經。【功能主治】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用于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用法用量】?4.5~9g。
香附?【來源】本品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rotundus?L.?的干燥根莖。秋季采挖,燎去毛須,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曬干,或燎后直接曬干。【性味】辛、微苦、微甘,平。【歸經】歸肝、脾、三焦經。【功能主治】行氣解郁,調經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用法用量】?6~9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鐵梅,未經丁鐵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568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冠心病的藥物
- 下一篇:一種治療面癱的中藥湯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