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氣血虧虛型產后風濕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54707.1 | 申請日: | 2014-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835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04 |
| 發明(設計)人: | 吳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燕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5/00;A61P29/00;A61K35/12;A61K35/55;A61K35/3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血虧 產后 風濕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氣血虧虛型產后風濕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產后風濕癥狀亦稱“產后身痛”、“產后關節病”、“產后風濕痹痛”等,是一個發生于產后(包括流產、小產)百日內出現的肢體、肌肉、關節等不適、疼痛、酸痛、重著、麻木,或功能輕度受限的常見病證,常因遇冷、受潮、勞累及天氣變化加重。該病是產褥期的高發病,對產后女性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未經及時治療或不規范治療者,病情常遷延日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關于該病的病因病機,古籍論述并不多,治療多從血痹、氣血虧虛、祛邪通瘀論治,現代學者對該病的研究報道也不多。該病的發病率很高,但患者和醫者對該病的重視都不夠,致使該病對生育期女性的健康構成很大的威脅。臨床上對該疾病的治療,一般以西醫為主,但是大部分藥劑藥效不顯,對于氣血虧虛型產后風濕的治療效果不顯著。?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氣血虧虛型產后風濕的中藥組合物,其選用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醫藥及現代醫學研究理論,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具有補益氣血、祛風散寒、滋補強壯之功效,治療氣血虧虛型產后風濕治愈率極高且安全無毒副作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氣血虧虛型產后風濕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黃芪45~50份、當歸21~23份、桂枝12~13份、白芍15~16份、炙甘草25~28份、大棗15~18份、防風0~13份、生姜10~11份、羌活12~13份、三角薸0~12份、滴血根8~10份、鴻雁油6~8份、匙葉草5~6份、心結香0~7份、小紅蒜4~5份、奶皮6~8份。
作為優選,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黃芪45~50份、當歸21~23份、桂枝12~13份、白芍15~16份、炙甘草25~28份、大棗15~18份、防風12~13份、生姜10~11份、羌活12~13份、三角薸10~12份、滴血根8~10份、鴻雁油6~8份、匙葉草5~6份、心結香5~7份、小紅蒜4~5份、奶皮6~8份。
作為優選,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黃芪45份、當歸21份、桂枝12份、白芍15份、炙甘草25份、大棗15份、防風12份、生姜10份、羌活12份、三角薸10份、滴血根8份、鴻雁油6份、匙葉草5份、心結香5份、小紅蒜4份、奶皮6份。
一種治療氣血虧虛型產后風濕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黃芪、當歸、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棗、防風、生姜、羌活、三角薸、滴血根、匙葉草、小紅蒜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下相對密度為1.10~1.16的稠膏,備用;(2)將心結香和炙甘草進行混合,混合均勻后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160目細粉,備用;(3)將鴻雁油、奶皮放入容器內,加入黃酒,并加入少量蜂蜜,攪拌均勻,經容器密封,隔水加熱15~25min,取出,得膏體備用;(4)將上述步驟(1)~(3)所制得的稠膏、細粉以及膏體混合,制成膠囊劑。
本發明各中藥成份的藥理分析如下:
黃芪【來源】豆科植物蒙古黃芪的干燥根。【性味】甘,溫。【歸經】歸肺、脾經。【功能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當歸【來源】傘形科植物當歸的干燥根。【性味】?甘、辛,溫。【歸經】?歸肝、心、脾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
桂枝【來源】?本品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性味】?辛、甘,溫。【歸經】?歸心、肺、膀胱經。【功能主治】?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白芍【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干燥根。【性味】?苦、酸,微寒。【歸經】?歸肝、脾經。【功能主治】?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炙甘草【來源】取凈甘草片,加入煉熟的蜂蜜與少許開水,拌勻后稍悶,炒至黃色至深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晾涼。【性味】?甘,平。【歸經】?歸心、肺、脾、胃經?。【功能主治】?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燕,未經吳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547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