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激冷式單廢鍋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751519.3 | 申請日: | 2014-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981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明(設計)人: | 韋孫昌;門長貴;張勇;徐宏偉;賀根良;林益安;羅進成;鄭亞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J3/86 | 分類號: | C10J3/86;C10J3/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11305 | 代理人: | 呂世靜 |
| 地址: | 710600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冷式單廢鍋 反應器 | ||
1.一種激冷式單廢鍋反應器,它由氣化反應室(4)、輻射換熱室(13)及激冷渣室(18)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化反應室(4)通過錐形渣口(5)和錐形導氣口(12)與輻射換熱室(13)連通,輻射換熱室(13)通過漏斗形集渣器(23)和導氣管(21)與激冷渣室(18)連通;
所述氣化反應室(4)的壁由反應器殼體(1)與固定在反應器殼體(1)內壁上的耐火材料層(2)構成;
所述的錐形渣口(5)呈倒錐形,該倒錐形的對稱軸與氣化反應室(4)的縱軸重合;
所述的錐形導氣口(12),其上錐口與錐形渣口(5)的下錐口相連接,下錐口延伸至輻射換熱室(13)的直筒段;
所述的輻射換熱室(13)由反應器殼體(1)、保溫材料層(14)、熔渣固化器(7)、輻射換熱器(15)、中心渣道(16)及吹灰控溫裝置(17)組成;
所述熔渣固化器(7)由激冷水進口(8)、撐磚板(6)、支撐板(11)、第一層水幕發生器(9)及第二層水幕發生器(10)構成;
所述中心渣道(16)是一個以反應器縱軸為中心的圓形通道,通道半徑大于錐形渣口(5)下錐口半徑,固化灰渣由中心渣道(16)掉入激冷渣室(18)水浴降溫;
所述吹灰控溫裝置(17)是由多個氣體噴嘴組成,氣體噴嘴分層布置在輻射換熱室(13)的直筒段上,氣體噴嘴數量是6~40個。
所述激冷渣室(18)由反應器殼體(1)、布水環(19)、激冷灰水進口(20)、漏斗形集渣器(23)、導氣管(21)、集氣室(22)、激冷黑水出口(24)、排渣口(25)、粗煤氣出口(26)組成;
所述布水環(19)位于漏斗形集渣器(23)上,激冷灰水以溢流的方式從布水環(19)中流出在漏斗形集渣器(23)上形成一層水膜,保護漏斗形集渣器(23)同時沖洗落在它上面的灰渣;
所述漏斗形集渣器(23)將輻射換熱室(13)與激冷渣室(18)相連,漏斗形集渣器(23)上部為圓錐筒段,下部是直筒段,其中圓錐筒段傾斜角度適當,以便激冷灰水能夠攜帶細灰自流進激冷渣室(18)內,直筒段的半徑大于中心渣道(16)半徑;
所述導氣管(21)布置在漏斗形集渣器(23)的圓錐筒段上,導氣管(21)下端為鋸齒形結構,以便破除粗煤氣在水浴中降溫時產生的起泡,達到將粗煤氣潤濕除灰的效果,導氣管(21)支數是2~6根;
所述集氣室(22)位于漏斗形集渣器(23)與激冷水液面之間的空間,經激冷水水浴降溫除塵后的粗煤氣在集氣室(22)中收集,并由粗煤氣出口(26)排出激冷式單廢鍋反應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冷式單廢鍋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錐形導氣口(12),其上錐口與錐形渣口(5)的下錐口相連接,下錐口延伸至輻射換熱室(13)的直筒段,其錐口角度α2為90~1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冷式單廢鍋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在熔渣固化器(7)中,所述的第一層水幕發生器(9)及激冷水噴射角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是+0~2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冷式單廢鍋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在熔渣固化器(7)中,第二層水幕發生器(10)中激冷水以溢流的方式排出,形成圓形瀑布水幕,圓形瀑布水幕的半徑不大于中心渣道(16)的半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激冷式單廢鍋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在熔渣固化器(7)中,第二層水幕發生器(10)的圓形瀑布水幕半徑是中心渣道(16)半徑的90~10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冷式單廢鍋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渣道(16)半徑為錐形渣口(5)下渣口半徑的100~13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冷式單廢鍋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形集渣器(23)的圓錐筒段傾斜角度是40~5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冷式單廢鍋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形集渣器(23)的直筒段半徑是中心渣道中心渣道(16)半徑的110~13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冷式單廢鍋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渣固化高度h是錐形渣口(5)下錐口直徑的150~200%。
10.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激冷式單廢鍋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氣管(21)下端出口與漏斗形集渣器(23)下端出口均位于激冷液面以下,且保持1.0~1.5m位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化工研究院;,未經西北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5151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