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電力系統的多用戶量子密鑰分配的共纖傳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743640.1 | 申請日: | 2014-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863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周靜;孫詠梅;盧利鋒;牛佳寧;雷煜卿;張庚;劉國軍;胡紫巍;張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電力系統 多用戶 量子 密鑰 分配 傳輸 方法 | ||
1.一種用于電力系統的多用戶量子密鑰分配的共纖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定義WDM光纖中的信道類型;
步驟2:對每一用戶進行波長分配;
步驟3:實現多用戶量子密鑰分配中的共纖傳輸;
所述步驟3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3-1:不同用戶通過不同波長的窄帶激光源與單光子光源分別產生同步信號與量子信號,且同步信號與量子信號同步;
步驟3-2:將同一用戶的同步信號與量子信號按對單個用戶同步信號與量子信號共纖傳輸的波長分配進行復用,且在同一根光纖中進行傳輸,以降低同一用戶信號中同步信號對量子信號的影響;
步驟3-3:在不同用戶信號之間增加時延模塊,并分別調節用戶之間的發送時延,使不同用戶之間的信號在時域上互相遠離,從時域上減少多個用戶信號間串擾;
步驟3-4:多個用戶的多路信號通過WDM設備進行復用,相鄰的用戶信道的波長間隔大于同一用戶兩信道之間的波長間隔,從頻域減少本用戶的同步信號與相鄰用戶的同步信號共同對量子信號帶來的串擾;
步驟3-5:不同用戶信號在經過交換節點后,傳輸到不同的接收端,其中同一用戶的同步信號與量子信號在交換過程中始終在同一根光纖中,直到到達接收端才解復用,由同步信號控制單光子探測器對量子信號進行探測,保證信號的同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力系統的多用戶量子密鑰分配的共纖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共纖傳輸時WDM光纖中的信道類型包括經典信道和量子信道;
(1)經典信道的波長資源用于傳輸探測量子密鑰所需的同步信號,占據每一用戶所分配的信道資源的長波長部分;
(2)量子信道的波長資源只可用于傳輸量子信號,占據每一用戶所分配的信道資源的短波長部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力系統的多用戶量子密鑰分配的共纖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對單個用戶同步信號與量子信號共纖傳輸進行波長分配,每一用戶占據兩個相鄰用戶信道,其中長波長信道用作經典信道,短波長信道用作量子信道;用戶信道的中心波長符合ITU-T的標準建議G.692,且同一用戶兩個信道之間的距離間隔不小于1.6n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力系統的多用戶量子密鑰分配的共纖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3中,所述時延模塊為電時延模塊或光時延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北京郵電大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4364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