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胺類油標記物組合物及使用其鑒定油產品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42904.1 | 申請日: | 2014-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98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守振;張東石;樸恩姬;咸珍守;李俊植;林鍾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SK新技術株式會社;SK能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1N31/22 | 分類號: | G01N31/22;G01N21/78;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張晶;劉成春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胺類油 標記 組合 使用 鑒定 產品 方法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按照35U.S.C.§119要求在韓國知識產權局于2013年12月5日提交的申請號為10-2013-0150339和于2014年11月19日提交的申請號為10-2014-0161854的韓國專利申請的權益,其全部公開內容通過引用并入到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使用茚三酮作為顯色劑鑒定油真偽的方法。
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通過使由含二胺類化合物的油標記物組合物標記的油與茚三酮反應而顯色來定量定性地鑒定油真偽的方法。
背景
為了防止由于粗油價格的快速漲高導致非法使用石油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和車輛壽命縮短,已引入和使用用于防止使用摻假汽油和非法使用用于特定目的的免稅油的石油標記物。另外,由于石油純化技術隨著石油化學技術的發展而改進,每個油精煉公司投入大量金錢以確保和維持質量競爭力。因此,已為每個油精煉公司的品牌象征(brand?imaging)和質量驗證引入油標記物組合物。油標記物組合物首次被加入汽油中,而目前,油標記物組合物最多使用于LPG、柴油和煤油中。
從1980年代起,鑒定石油產品的標記方法已有顯著的發展,目前,已知有三類標記方法。
對于第一類,有i)加入包含重氮基的芳香物質并加入酸或堿以顯色的方法,ii)加入芳香胺或苯酚,然后加入重氮化合物以提取石油(有機溶液)中的顯色劑,并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等。上述方法成本低,且具有優良的顯色性質,但有一些缺點,如力學測量困難,應進行目視鑒定,以及很難負載顯色劑等,以致這些方法未被使用。
對于第二類,有通過注射幾乎無色的油標記物組合物改變石油(有機溶液)中溶解的顯色劑的結構以改變整個石油(有機溶液)的顏色的方法。目前主要使用該方法。
對于第三類,有使用吸收近紅外區光的染料進行力學定量分析的方法。然而,使用的裝置明顯昂貴且常發生故障,并且該染料在石油中溶解度差,以致可能會析出沉淀。
在鑒定油真偽的第一類方法中,通過使用醌氫醌反應、茚三酮反應、碘化鉍鉀(Dragendorff)反應等誘導顯色可進行使用胺類化合物和其衍生物鑒定油真偽的方法。
然而,在通過使胺類化合物和其衍生物與作為顯色劑的茚三酮相互反應鑒定油真偽的方法的情況中,存在以下問題,如反應率明顯偏低,需施加熱量以誘導反應,以及反應是可逆的,以致所述反應不穩定,因而重現性差。
[相關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韓國專利號10-1058120
(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公開號6002056
發明概述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目的是提供能在室溫下與茚三酮快速反應的含二胺類化合物的油標記物組合物,以及使用其鑒定油真偽的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二胺類油標記物組合物,其即使在油中含量很少也能通過茚三酮反應引起顏色明顯變化并形成穩定結構以實現高重現性,并提供使用其鑒定油的方法。
在一個總的方面,油標記物組合物含有由下面的化學式(1)表示的二胺類化合物。
化學式(1)
化學式1中,
R1-R4可各自獨立地是氫、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12)烷基或(C6-C20)芳基;
A可以是(C1-C12)亞烷基、(C6-C20)亞芳基或(C3-C20)雜亞芳基,所述亞烷基、亞芳基和雜亞芳基各自獨立地被選自鹵素、(C1-C12)烷基、羧基(C=(O)OH)、氨基、氰基、硝基和羥基中的一種或多種取代基取代;以及
A的亞芳基和雜亞芳基的取代基可各自獨立地與R1-R4中的任一個連接形成環,所述環進一步被選自鹵素、(C1-C12)烷基、羧基(C=(O)OH)、氨基、氰基、硝基和羥基中的一種或多種取代基取代。
在另一個總的方面中,油鑒定方法包括使由含有下面的化學式(1)表示的二胺類化合物的油標記物組合物標記的油與茚三酮反應。
化學式(1)
化學式1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SK新技術株式會社;SK能源株式會社;,未經SK新技術株式會社;SK能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429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