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航空用FC-AE總線實時監聽與完整記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36123.1 | 申請日: | 2014-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565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白仲斐;馬小健;孫科;魏國波;宮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B10/075 | 分類號: | H04B10/075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航空 fc ae 總線 實時 監聽 完整 記錄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專利屬于涉及總線數據采集及存儲技術。
背景技術
光纖通道-航空電子環境(FC-AE)將通道傳輸的高速性和網絡傳 輸的靈活性兩種優點結合在一起,可以在統一網絡上運行當前流行的 通道標準和網絡協議。具有延遲低、高帶寬、高可靠性等優點,已成 為現代航空電子系統的新型數據總線。在國外已成功應用于F-35、 F-22等飛機。因此,對FC-AE總線實時監聽及完整記錄的技術驗證, 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航空用FC-AE總線實時監聽 與完整記錄裝置,可自主完成1.0625-2.125GbpsFC-AE總線數據的全 線監聽、分析、記錄等技術難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航空用FC-AE總線實時監聽與完整記錄 裝置,包括:
光纖數據接收模塊(21)、主控制器模塊(22)、數據處理模塊(23)、 高速固態存儲模塊(24)、多功能數據采集系統(3);
光纖數據接收模塊(21),分別與主控制器模塊(22)和數據處 理模塊(23)連接,將來自機載FC網絡系統的被監控數據分別發送 給主控制器模塊(22)和數據處理模塊(23);
數據處理模塊(23),與高速固態存儲模塊(24)連接,對被監 控數據進行解析處理,將解析數據發送給高速固態存儲模塊(24);
高速固態存儲模塊(24),存儲來自數據處理模塊(23)的解析 數據;
主控制器模塊(22),與多功能數據采集系統(3)連接,挑選光 纖數據接收模塊(21)接收的被監控數據發送給多功能數據采集系統 (3);
多功能數據采集系統(3),將來自主控制器模塊(22)的被監控 數據遙測傳輸給實時監聽系統。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能自主完成1.0625-2.125GbpsFC-AE 總線數據的全線監聽、分析、記錄等技術難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航空用FC-AE總線實時監聽與完整記錄裝置結 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航空用FC-AE總線實時監聽與完整記錄裝置,如 圖1所示,包括:
光纖數據接收模塊(21)、主控制器模塊(22)、數據處理模塊(23)、 高速固態存儲模塊(24)、多功能數據采集系統(3);
光纖數據接收模塊(21),分別與主控制器模塊(22)和數據處 理模塊(23)連接,將來自機載FC網絡系統的被監控數據分別發送 給主控制器模塊(22)和數據處理模塊(23);
數據處理模塊(23),與高速固態存儲模塊(24)連接,對被監 控數據進行解析處理,將解析數據發送給高速固態存儲模塊(24);
高速固態存儲模塊(24),存儲來自數據處理模塊(23)的解析 數據;
主控制器模塊(22),與多功能數據采集系統(3)連接,挑選光 纖數據接收模塊(21)接收的被監控數據發送給多功能數據采集系統 (3);
多功能數據采集系統(3),將來自主控制器模塊(22)的被監控 數據遙測傳輸給實時監聽系統。
實施例
本發明實施例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機載FC網絡系統1:主要由交換網絡11、監控端口12及連接端 口13構成,機載航空電子設備與綜合核心處理機構成一個交換網絡 11。通訊方式為:采用多模光纖,波長為62.5μM光波實現航空電子 設備通過連接端口13與交換網絡11之間的信息傳輸。對試飛用的總 線消息(Msg_ID)通過端口映射的方式傳輸至網絡處理模塊中的監控 端口12。
FC-AE總線監聽及記錄設備2:包括光纖數據接收模塊21、主控 制器模塊22、數據處理模塊23、高速固態存儲模塊24、電源模塊25。 電源模塊25保障設備的供電,主控制器模塊22挑選光纖數據接收模 塊(21)接收的被監控數據,光纖數據接收模塊21能夠實現FC-AE 總線被監控數據的傳輸,通過數據處理模塊23將監控的數據進行解 析,最后通過高速固態存儲模塊24將解析的數據幀消息進行完整記 錄,同時,利用多功能數據采集系統3將主控制器模塊22挑選的被 監控數據的關鍵參數,以符合UDP協議的以太網數據進行輸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未經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361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