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邊等距偏移的環切軌跡生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730273.1 | 申請日: | 2014-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527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6 |
| 發明(設計)人: | 潘海鴻;葉文海;陳琳;黃炳瓊;甘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097 | 分類號: | G05B19/409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0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等距 偏移 軌跡 生成 方法 | ||
1.一種基于邊等距偏移的環切軌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原始封閉輪廓,該原始封閉輪廓由直線和圓弧組成的二維封閉輪廓,且不存在自交點;
(2)確定原始封閉輪廓的方向,并設定偏移半徑;
(3)確定原始封閉輪廓中各頂點的凹凸性并分類存放;初始化偏移值等于偏移半徑;
(4)局部無效區域檢測與刪除:以原始封閉輪廓作為輸入,根據設定的偏移值對輸入的原始封閉輪廓進行局部無效區域檢測,并刪除檢測到的局部無效區域;
(5)全局無效區域檢測與刪除:以步驟(4)處理后所獲得的封閉輪廓作為輸入,根據設定的偏移值對該封閉輪廓進行全局無效區域檢測,并刪除檢測到的全局無效區域,獲得原始封閉輪廓的有效區域;
(6)將原始封閉輪廓中存在有效區域的邊按設定的偏移值生成環切軌跡;
(7)令偏移值增加一個偏移半徑,重復步驟(4)至(6),直至原封閉輪廓按設定的偏移值經過步驟(4)和步驟(5)后不存在有效區域的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邊等距偏移的環切軌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的局部無效區域檢測和步驟(5)的全局無效區域檢測都包括對由直線、凹點和圓弧任意兩種構成的有向邊對進行干涉檢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邊等距偏移的環切軌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圓弧的有向邊對的干涉檢測步驟為:首先將圓弧分段處理,然后對包含圓弧的有向邊對進行干涉檢測。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邊等距偏移的環切軌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圓弧的有向邊對的干涉檢測中的圓弧分段處理分為三類:
第一類:由直線和圓弧構成的有向邊對,獲取圓弧上與直線斜率一致的切點,當存在切點時,則將沿圓弧方向的第一個切點作為分段點對圓弧進行分段;當不存在切點時,則圓弧不進行分段;
第二類:由凹點和圓弧構成的有向邊對,獲取凹點和圓弧圓心的連線所在直線與圓弧的相交點,當存在相交點時,則將沿圓弧方向的第一個相交點作為分段點對圓弧進行分段;當不存在相交點時,則圓弧不進行分段;
第三類:由兩個圓弧構成的有向邊對,獲取兩個圓弧的連心線所在直線分別與兩個圓弧相交點,當正向邊圓弧存在相交點時,則將沿正向邊圓弧方向的第一個相交點作為分段點對正向邊圓弧進行分段;當正向邊圓弧不存在相交點時,則正向邊圓弧不進行分段;當負向邊圓弧存在相交點時,則將沿負向邊圓弧方向的第一個相交點作為分段點對負向邊圓弧進行分段;當負向邊圓弧不存在相交點時,則負向邊圓弧不進行分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大學,未經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3027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