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烯烴/烷烴混合氣體分離的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726986.0 | 申請日: | 2014-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25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鮑宗必;任其龍;常剛剛;蘇寶根;邢華斌;楊亦文;張治國;楊啟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2 | 分類號: | B01J20/22;B01J20/30;C07C7/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烯烴 烷烴 混合氣體 分離 吸附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用于烯烴/烷烴混合氣體分離的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氯化釩、對苯二甲酸、氫氟酸和水混合后,經水熱反應得到含雜質的MIL-47(V3+);
(2)超聲輔助下,經低溫活化處理除去雜質,得到MIL-47(V3+);
(3)經溶液浸漬法,在MIL-47(V3+)上負載Cu2+,發生自氧化還原,使得負載的Cu2+還原為Cu+,得到所述的吸附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烯烴/烷烴混合氣體分離的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為:
(1)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IL-47(V3+)的制備:將氯化釩、對苯二甲酸、氫氟酸和水按摩爾比為1:0.25~1:2:250混合,攪拌均勻后,進行水熱反應,得到含雜質的MIL-47(V3+);
(2)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IL-47(V3+)的活化:將步驟(1)制備的含雜質的MIL-47(V3+)與胺類有機溶劑混合,加熱至30~80℃,超聲輔助處理后,再經后處理得到MIL-47(V3+);
(3)吸附劑的制備:將步驟(2)得到的MIL-47(V3+)與濃度為100~300mg/ml的氯化銅溶液混合,經避光攪拌、過濾、干燥處理得到所述的用于烯烴/烷烴混合氣體分離的吸附劑;
所述的MIL-47(V3+)與氯化銅的質量比為1:1~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烯烴/烷烴混合氣體分離的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氯化釩、對苯二甲酸、氫氟酸和水的摩爾比為1:0.25:2:250,所述的水熱反應條件為:180~200℃下水熱反應3~4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烯烴/烷烴混合氣體分離的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經水熱反應后,將反應液緩慢冷卻至室溫,冷卻速率為2℃/min。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烯烴/烷烴混合氣體分離的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胺類有機溶劑選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三乙胺或正丁胺;
所述胺類有機溶劑中,含雜質的MIL-47(V3+)的濃度為1~5mg/ml。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烯烴/烷烴混合氣體分離的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超聲輔助處理2~4h后離心,再進行后處理;
所述的后處理具體為:
離心后的產品經低沸點有機溶劑交換若干次后,再經干燥處理,得到MIL-47(V3+);
所述的低沸點有機溶劑選自甲醇,乙醇,丙酮,氯仿或二氯甲烷。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烯烴/烷烴混合氣體分離的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氯化銅溶液以甲醇或乙醇為溶劑配制得到。
8.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制備的用于烯烴/烷烴混合氣體分離的吸附劑。
9.一種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吸附劑在烯烴/烷烴混合氣體分離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烯烴為乙烯、丙烯、丁烯中的至少一種,烷烴為碳數為乙烷、丙烷、丁烷中的至少一種。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吸附劑在烯烴/烷烴混合氣體分離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劑的使用條件:溫度為30~50℃,壓力為0~8bar。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2698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