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紡織廢水處理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26640.0 | 申請日: | 2014-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714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澤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中天信達生物技術研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5/08 | 分類號: | C02F5/08;C02F5/10;C02F5/14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紡織 廢水處理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紡織廢水處理劑。
背景技術
紡織印染行業是工業污水排放大戶,污水中主要含有紡織纖維上的污物、油脂、鹽類以及加工過程中附加的各種漿料、染料、表面活性劑、助劑、酸堿等。
廢水特點是有機物濃度高、成分復雜、色度深且多變,pH變化大,水量水質變化大,屬難處理工業廢水。隨著化學纖織物的發展,仿真絲的興起和印染后整理要求的提高,使PVA漿料、人造絲堿解物、新型染料、助劑等難降解有機物大量進入紡織印染廢水,對傳統的廢水處理工藝構成嚴重挑戰,COD濃度也從原來的數百毫克每升上升到3000~5000mg/l。
漿染廢水色度高、COD高,特別是根據國外市場開發出來的絲光藍、絲光黑、特深藍、特深黑等印染工藝,該類印染大量使用硫化染料、印染助劑硫化鈉等,因此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該類廢水必須加藥預處理,然后再進行系列化處理,才能穩定達標排放。目前鑒于此種情況,迫切需要一種能夠解決紡織廢水的結垢問題,同時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具有綠色環保特點的產品來滿足日益增加的市場要求。水資源重復利用中,污水處理重中之重。目前污水處理的方法非常之多,但是普遍采用添加化學制劑來處理,其會在水里面殘留化學元素,其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針對目前紡織結垢問題,提供一種高效紡織廢水處理劑,以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滿足當前相關紡織行業阻垢的需求。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效紡織廢水處理劑,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組分按照重量份組成如下:
膦酰基聚丙烯酸12-15份、石灰10-12份、氯化鈉3-5份、聚環氧琥珀酸鈉8-12份、玉米淀粉3-5份、葡萄糖酸鈉2-4份、木質素磺酸鈉2-4份、活性炭3-5份、緩蝕劑2-4份、粉末助劑1.2-1.5份。
進一步的,所述的粉末助劑為粉煤灰、沸石和硅藻土按照重量比2:3:2組成的混合物。
進一步的,所述的緩蝕劑為按質量百分比1:2取蘆葦和仙人掌混合,打碎攪拌后,用去離子水浸泡12-15天,對過濾得到的浸泡液濃縮至20-2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中通過聚環氧琥珀酸、緩蝕劑及粉末助劑的緩蝕作用,大大增加了高濁度的紡織廢水的溶解度,從而解決紡織廢水的結垢問題;不僅對污水中的有機物、氮磷及重金屬均有顯著的去除作用,而且對病毒及菌類具有殺滅或抑制生長作用,并且添加玉米淀粉和活性炭,進一步提供吸附與絮凝能力,沉降時間縮短,降低污水處理的成本低,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高效紡織廢水處理劑,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組分按照重量份組成如下:
膦酰基聚丙烯酸12份、石灰10份、氯化鈉3份、聚環氧琥珀酸鈉8份、玉米淀粉3份、葡萄糖酸鈉2份、木質素磺酸鈉2份、活性炭3份、緩蝕劑2份、粉煤灰、沸石和硅藻土按照重量比2:3:2組成的粉末助劑1.2份。
上述的緩蝕劑為按質量百分比1:2取蘆葦和仙人掌混合,打碎攪拌后,用去離子水浸泡12天,對過濾得到的浸泡液濃縮至20%。
實施例2
一種高效紡織廢水處理劑,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組分按照重量份組成如下:
膦酰基聚丙烯酸13份、石灰11份、氯化鈉4份、聚環氧琥珀酸鈉10份、玉米淀粉4份、葡萄糖酸鈉3份、木質素磺酸鈉3份、活性炭4份、緩蝕劑3份、粉煤灰、沸石和硅藻土按照重量比2:3:2組成的粉末助劑1.3份。
上述的緩蝕劑為按質量百分比1:2取蘆葦和仙人掌混合,打碎攪拌后,用去離子水浸泡13天,對過濾得到的浸泡液濃縮至22%。
實施例3
一種高效紡織廢水處理劑,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組分按照重量份組成如下:
膦酰基聚丙烯酸15份、石灰12份、氯化鈉5份、聚環氧琥珀酸鈉12份、玉米淀粉5份、葡萄糖酸鈉4份、木質素磺酸鈉4份、活性炭5份、緩蝕劑4份、粉煤灰、沸石和硅藻土按照重量比2:3:2組成的粉末助劑1.5份。
上述的緩蝕劑為按質量百分比1:2取蘆葦和仙人掌混合,打碎攪拌后,用去離子水浸泡15天,對過濾得到的浸泡液濃縮至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中天信達生物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未經青島中天信達生物技術研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266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