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葉苦丁茶的加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26557.3 | 申請日: | 2014-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7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毛承秀;徐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余慶縣鳳香苑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64401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葉 苦丁茶 加工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小葉苦丁茶的加工工藝,屬于制茶工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貴州,體系和的小葉苦丁茶制備工藝還未有科學的實施方案,一般都采用技術人員經驗來實施,使得不同人員制作的小葉苦丁茶品質不一致,不利于市場開發和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小葉苦丁茶的加工工藝,能使得小葉苦丁茶達到設計要求,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小葉苦丁茶的加工工藝,該工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蒸青技術;蒸氣發生器產生100—110一種小葉苦丁茶的加工工藝高溫,鮮葉經輸送帶均勻受熱達到破壞鮮葉酶活動作用,經60—70℃熱風脫水,熱揉捻,采用單掌直搓單向受力做形,使茶葉緊直,最后熱風烘干;
步驟二、炒青技術;用連續殺青機在150—170℃高溫區殺青,立即用冷風冷卻,分批加熱后揉捻、做形、烘干;
步驟三、綠片茶制作;
步驟四、、精制工藝流程;毛茶原料→篩分→剔選→觀堆→殺菌處理→包裝→低溫保存;
步驟五、保鮮貯存。
前述的一種小葉苦丁茶的加工工藝中,所述步驟二中分批加熱的為50-70℃。
前述的一種小葉苦丁茶的加工工藝中,所述步驟三分為兩種加工流程:
一、蒸氣殺青→熱風脫水→熱風烘干;
二、連續高溫殺青→熱風烘干或炒干。
前述的一種小葉苦丁茶的加工工藝中,上述工藝在采摘鮮茶青8小時內加工完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制作的一種小葉苦丁茶含有17種氨基酸和鉀、鈉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和茶多酚、還原糖等多種物質。產品經有關部門檢測,其總糖2.7%、還原糖1.01%、蛋白質22.37%、茶多酚18.02%、水溶物52.37%,是一種集保健、藥用為一體的代茶飲品,余慶小葉苦丁茶以其獨特的藥理保健作用和純天然無公害的特點,成為人們喜愛的綠色、健康、時尚的飲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
本發明的實施例:一種小葉苦丁茶的加工工藝,該工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苦丁茶生產要求在采摘鮮茶青8小時內加工完畢):
步驟一、蒸青技術;蒸氣發生器產生100—110一種小葉苦丁茶的加工工藝高溫,鮮葉經輸送帶均勻受熱達到破壞鮮葉酶活動作用,經60—70℃熱風脫水,熱揉捻,采用單掌直搓單向受力做形,使茶葉緊直,最后熱風烘干;干茶外形墨綠,清香撲鼻,滋味醇厚,湯色綠亮,葉底鮮活翠綠成朵。
步驟二、炒青技術;用連續殺青機在150—170℃高溫區殺青,立即用冷風冷卻,分批加熱后(到50℃)揉捻、做形、烘干,干茶外形綠潤,清香濃烈,滋味醇爽,湯色綠亮,葉底鮮活翠綠成朵。
步驟三、綠片茶制作、(包括兩種加工工藝);
A:蒸氣殺青→熱風脫水→及時熱風烘干;
B:連續高溫殺青→熱風烘干或炒干。(炒青技術)。
步驟四、精制工藝流程;毛茶原料→篩分→剔選→觀堆→殺菌處理→包裝→低溫保存。
步驟五、保鮮貯存,高檔苦丁茶的主要特征是形綠、湯綠、葉底綠,好的品質才有好的價值,影響品質的主要因子是水分、溫度、氧氣。水分可在烘干中解決,氧氣可在包裝中解決,影響最大的是溫度,經試驗研究,苦丁茶干茶(含水8%以下)的最適宜貯存的溫度為2—8℃,可保質一年,8—15℃時可保質半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余慶縣鳳香苑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貴州省余慶縣鳳香苑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2655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牛筋草清熱利濕奶茶及其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適用于嬰幼兒的山茶調和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