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氧化或氨氧化用催化劑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725785.9 | 申請日: | 2007-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750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2 |
| 發明(設計)人: | 館野惠理;駒田悟 | 申請(專利權)人: | 旭化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01J23/34 | 分類號: | B01J23/34;B01J23/30;C07C253/24;C07C25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氧化 催化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反應成績良好、可以長時間維持在穩定的收率的、不飽和酸或不飽和腈制造用的新型氧化物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使用其制造不飽和酸或不飽和腈的方法。本發明提供下述組成式(1)所示的氧化物催化劑:Mo1VaSbbNbcMndWeYfOn(1)(式中,Y為選自堿土金屬和稀土類金屬中的至少一種以上的元素,a、b、c、d、e、f、n表示相對于1原子Mo的原子比,0.1≦a≦1、0.01≦b≦1、0.01≦c≦1、0≦d≦0.1、0≦e≦0.1且0<(d+e)≦0.1、0≦f≦1,n為由組成金屬的原子價決定的數字。)。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07年3月15日、申請號為200780010071.8、發明名稱為“氧化或氨氧化用催化劑及其制造方法”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丙烷或異丁烷的氣相催化氧化或氣相催化氨氧化反應中所用的氧化物催化劑及使用其的不飽和酸或不飽和腈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眾所周知使丙烯或異丁烯發生氣相催化氧化或氣相催化氨氧化以制造相應的不飽和羧酸或不飽和腈的方法。近年來,代替丙烯或異丁烯,通過使丙烷或異丁烷發生氣相催化氧化或氣相催化氨氧化以制造相應的不飽和羧酸或不飽和腈的方法受到注目,提出了各種催化劑和反應方法。
例如,在專利文獻1~7中公開了含有Mo-V-Nb-Sb或Mo-V-Nb-Te的氧化物催化劑。在這些公報中,例如專利文獻1記載了可以在Mo-V-Nb-Te或Mo-V-Nb-Sb中含有特定元素(Al或W)和/或其氧化物形成金紅石型結構的元素。但是,實際上公開的氧化物催化劑的中心組成為Mo-V-Nb-Sb-Ti或Mo-V-Nb-Sb-Al,其收率不足。
另外,專利文獻2記載了使用如下的催化劑由丙烷獲得丙烯酸的實施例,但并未達到顯示充分的丙烯酸收率,其中該催化劑如下得到:在100℃下水熱處理二氧化碲、七鉬酸銨的混合物1.5小時后,邊攪拌邊加入硝酸錳(II)、硫酸氧礬水合物、銨·鈮·草酸鹽,在175℃下水熱處理4天而得到。而且,在制備催化劑時,需要高溫且長時間的水熱處理,經過加壓·過濾·洗滌·干燥等多個工序,因此,操作工序復雜,還具有工業化時伴隨著困難的問題。
另一方面,在工業實施氣相催化氧化/氨氧化反應時,重要的是長時間地維持較高收率。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在中心組成為Mo-V-Nb-Te的催化劑中含浸W、稀土類元素和堿土金屬等而獲得高收率的實施例,但由于反應中催化劑所含的Te會揮發,因此難以長期地維持較高收率。另外,Mo-V-Nb-Sb體系的收率仍很低、沒有同時滿足收率和壽命的公開。
其它公報例如專利文獻4~7中,雖然記載了使用錳(Mn)、鎢(W),但反應成績也不充分。
專利文獻1:WO 01/096016號小冊子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14830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10-28862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2-239382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平11-253801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平07-315842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2001-206870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長時間維持在穩定的收率的、不飽和酸或不飽和腈制造用的新型氧化物催化劑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制造不飽和酸或不飽和腈的方法。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旭化成株式會社,未經旭化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2578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下水道污水處理設備
- 下一篇:一種雨水收集池用防倒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