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體收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23872.0 | 申請日: | 2014-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353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昌平;朱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國環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24 | 分類號: | G01N1/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12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體 收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體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的發展,環境的怎樣成為了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城市建設、工業發展、房屋裝飾等方面或多或少的破壞著我們周圍的環境,致使人們居住環境的空氣質量變得越來越差,因此需要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檢測。現有一般使用采樣球對氣體進行采樣,采樣人員手握采樣球,將采樣點的氣體壓入球膽中,但是采樣人員不停的握緊或松開采樣球,重復此操作,很費勁,手會很酸痛,而且工作效率低下,無法快速收集氣體。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氣體收集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氣體收集裝置,包括密閉箱體、采樣球,所述密閉箱體的上端設置有通孔、繩子,所述通孔內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繩子的一端固定有夾子,所述密閉箱體的下端設置有充氣口,所述充氣口處設置有啟閉件,所述采樣球包括球膽、與所述球膽連通且一體成型的采樣管,所述球膽位于所述密閉箱體內,所述采樣管部分穿過所述密封圈。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氣體收集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密閉箱體的左側面、右側面均呈內凹的的圓弧面。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氣體收集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密閉箱體的左側面、右側面均設置有防滑凸起。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氣體收集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防滑凸起呈球形或條形。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氣體收集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啟閉件為密閉塞或密閉閥。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氣體收集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密閉箱體呈透明狀。
本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密閉箱體內充滿空氣,使得球膽呈壓扁狀態,直接在采樣點手持密閉箱體,拿掉啟閉件,就能夠將氣體沿采樣管吸入球膽內,不需要采樣人員不停的握緊或松開采樣球,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約了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氣體采集后,密閉箱體對采樣球起保護作用,避免采樣球直接放置在包內而被擠壓漏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2、密閉箱體,4、采樣球,5、通孔,6、繩子,7、密封圈,8、夾子,10、充氣口,12、啟閉件,14、球膽,16、采樣管,18、左側面,20、右側面,22、防滑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一種氣體收集裝置,包括密閉箱體2、采樣球4,密閉箱體2的上端設置有通孔5、繩子6,通孔5內設置有密封圈7,繩子6的一端固定有夾子8,密閉箱體2的下端設置有充氣口10,充氣口10處設置有啟閉件12,啟閉件12用于密封住充氣口10或者使充氣口10與外界連通,采樣球4包括球膽14、與球膽14連通且一體成型的采樣管16,采樣管16為軟管,采樣管16呈錐狀,與球膽14連通處的開口大,與外界連通的開口小,球膽14位于密閉箱體2內,采樣管16部分穿過密封圈7,密封圈7的設置避免外界空氣進入密閉箱體2內,防止干擾。當采集好氣體后,密閉箱體2對采樣球4起保護作用,避免采樣球4放置在包內而被擠壓漏氣,確保收集量。
本發明優選密閉箱體2的左側面18、右側面20均呈內凹的的圓弧面,便于手持。密閉箱體2的左側面18、右側面20均設置有防滑凸起22,避免打滑,密閉箱體2手持穩固。進一步優選防滑凸起22呈球形,但并不局限于球形,也可以為條形。
本發明優選啟閉件12為密閉塞,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但并不局限于密閉塞,也可以為密閉閥。
為了便于觀察球膽14的形狀,及時了解氣體的收集量,本發明優選密閉箱體2呈透明狀,密閉箱體2可采用硬質透明塑料制成。
本發明在使用時,首先拿掉啟閉件12,將充氣口10與氣泵連接,往密閉箱體2內充氣,此時球膽14呈壓扁狀態,移開氣泵,啟閉件12將充氣口10密封,手持密閉箱體2到采樣點,拿掉啟閉件12,密閉箱體2內的空氣沿充氣口10漏出,球膽14鼓起來,氣體沿采樣管16被吸入球膽14內,氣體收集好后,通過夾子8將采樣管16夾緊,避免漏氣。
以上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國環環境檢測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國環環境檢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238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