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有甲基硫菌靈的農作物殺蟲藥劑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16485.4 | 申請日: | 2014-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70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弘睿翔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25/12 | 分類號: | A01N25/12;A01N47/34;A01P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有 甲基 硫菌靈 農作物 殺蟲藥劑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藥殺蟲劑,特別涉及一種含有甲基硫菌靈的農作物殺蟲藥劑的制作方法,屬于農藥殺蟲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稻是我國重要糧食作物,其播種面積約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1/3,稻谷總產量占糧食總產的45%左右。在我國,“北蝗南螟”為歷史性兩大害蟲,從我國水稻栽培制度演度和螟蟲歷史發生情況看,水稻栽培制度由單純改為復雜,則三化螟種群上升,二化螟種群下降。反之,水稻栽培制度山復雜變為單純,則三化螟種群處于凋落,二化螟種群隨之趨向犯狐。隨石效益農業的捉出,種植業結構進一步調整,農藥品種結構改變,螟蟲對殺蟲雙、殺蟲單等不同程度抗藥性,加上冬季氣溫偏高,螟蟲量持續回升。市場上現有防治水稻螟蟲的藥劑大多為沙蠶毒素類及有機磷。其中的殺蟲單經多年使用己產生較強的抗藥性,防效不夠理想。加之在使用上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單用有機磷可以防治水稻螟蟲,但用量大,對人畜、環境均有不良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含有甲基硫菌靈的農作物殺蟲藥劑的制作方法,其生產工藝合理,生產周期短,易于控制,質量穩定性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采用以下步驟來實現的。
①20-30℃的室溫下,40-60mg聚乳酸-烴基乙酸共聚物與1-20mg甲基硫菌靈溶于1-10m1二氯甲烷形成有機相;
②70-80℃下,將乳化劑聚乙烯醇溶解于40-60m1的蒸餾水中形成水相;
③將有機相逐滴加入水相中,形成的乳濁液超聲0.1-lOmin,將上述乳液以700-900rpm低速攪拌以除去二氯甲烷或將乳液1000-30000rpm離心1-20min,并用蒸餾水洗去未被包被的甲基硫菌靈;
④純化的甲基硫菌靈納米顆粒用1毫升的蒸餾水盡可能轉移到2毫升的離心管中,然后進行真空冷凍干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含有甲基硫菌靈的農作物殺蟲藥劑的制作方法,其配制簡單,配方科學合理,殺蟲效果好,成本低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含有甲基硫菌靈的農作物殺蟲藥劑的制作方法,其配制方法是采用以下步驟來實現的。
①20-30℃的室溫下,40-60mg聚乳酸-烴基乙酸共聚物與1-20mg甲基硫菌靈溶于1-10m1二氯甲烷形成有機相;
②70-80℃下,將乳化劑聚乙烯醇溶解于40-60m1的蒸餾水中形成水相;
③將有機相逐滴加入水相中,形成的乳濁液超聲0.1-lOmin,將上述乳液以700-900rpm低速攪拌以除去二氯甲烷或將乳液1000-30000rpm離心1-20min,并用蒸餾水洗去未被包被的甲基硫菌靈;
④純化的甲基硫菌靈納米顆粒用1毫升的蒸餾水盡可能轉移到2毫升的離心管中,然后進行真空冷凍干燥。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弘睿翔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哈爾濱弘睿翔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164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殺蟲組合物及其控制農業害蟲的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肥皂盒





